大咖被限薪,老戏骨遭冷落,小鲜肉受热捧,揭演艺圈高薪背后乱象

持续了几个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社会上了一堂集体警示课。

这场牵动世界的疫情尚在持续发酵,疫情下的中国,无情撕开的温情脉脉的外衣下,暴露的是被掩盖已久的真相。

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经济问题。当前我们正在举全国之力对抗疫情,而遭受重创的首当其冲就是经济,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字--钱。

说白了就是钱更不好挣了,特别是那些高收入群体,最典型的当属演艺界名人大咖

而迫于资金压力,国家近期出台了有史以来最严限薪令,鉴于形势愈加严峻,这一举措毫无疑问给高薪酬的明星们当头棒喝,这沉重一击直戳软肋。

我们从网上看到到的一份关于演艺明星片酬的统计,更具有说服力。

从这份统计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排名前十的明星片酬都在3000万以上,排名前二的成龙和周润发更是达到了高达8000万。

这还只是电影片酬,这些大咖几乎是不接电视剧的,只有陈坤接电视剧,不但接片酬更是达到令人咂舌的一个亿。

这是多少人恐怕一辈子不吃不喝都无法超越的,对于演艺明星来说只需拍一部电影,代言个商演,甚至随便露个脸都能轻松获取。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收割流量的当红小鲜肉们赫然在列,而反观那些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老戏骨,如李雪健、陈道明、唐国强等老一辈艺人,全都不在此列。

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和贡献,连小鲜肉的零头都不及,这让为艺术辛苦付出,默默奉献一辈子的他们情何以堪。作为同样大咖人物,陈道明们表示不服?凭什么他们挣这么多?

最强限薪来袭,这盆冷水是否能泼醒他们,给持续发高烧的演艺圈降温?

本身这种超出了正常思维的高薪就很令人质疑了,同样是拍戏,为什么偏偏有的人拿不到如此高的片酬,而有些人就轻而易举,为什么仅靠拍一部戏就火爆到如此程度,挣钱难道很容易?

虽然我们也能理解演员的不易,辛苦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但这份统计数字还是让人看了心里难以平静。从客观的角度,不带任何个人主观色彩的评论来说,的确是过高了。

不但虚高的离谱,正赶上疫情的加持,国人的生存现状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恐惧,前路不可测,未来不可知,我们深深感到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然而,却没想到,人和人之间竟然如此不公平!

针对此现状,国家专门出台了限薪令,我们来看它具体讲的什么-----

从颁布的此法令我们不难看出,不但针对成本控制,更是对演员片酬重新调整,降低压缩,避免差距过大收入失衡,对于相应的编剧导演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可以说,高薪这盆冷水泼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首当其冲的这些大咖的高薪眼看就面临大幅缩水,可又无法回避,只能接受现实。而他们的高薪很多时候却用在了移民上,改国籍,

放着中国人身份不要,拿着外国绿卡跑到海外镀了一层金,然后回到中国捞钱,在外国享受,追求享乐,这股高消费奢靡风真的该制止了!

对比以上图表,我们不难找到已改国籍的明星,比如彭于晏、吴亦凡、赵又廷,而他们的收入均在1500万以上。

这次疫情就像一场大型车祸现场,限薪令好比一次急刹车,我们希望能刹住演艺界的不正之风。而这个风气多年来一直都根深蒂固,正是这场疫情被拿到了台面上,被放大了。

一场疫情夺取了数千人的生命,也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也让我们的医疗体系不堪重负,为救治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病患,奋不顾身从死神手里抢人,很多无辜的医生为抗疫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李兰娟院士在网上发声,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冒死奋战的医疗、科研人员,留给驰援前线、守护安全的军警战士,而不是让年轻人一味追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

这番言论一出,舆论一片热议,民众纷纷表示支持赞许,的确李院士讲出的大多数人的心声。

年轻人为什么崇拜明星?因为来钱快,来钱多,可以凭一张漂亮脸蛋老少通吃,不劳而获。追星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程度,就走向了反面。

这次疫情,实业界科技界以亿为单位捐赠,演艺界除了韩红,其他演艺明星们表现并不积极,捐赠相比他们的高收入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结语

这场疫情就像一个照妖镜,让人性之善散发着光辉,也让人性之恶无处遁形。生活有剥夺就有馈赠,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学习这堂课。

我们关注疫情的同时,更关注疫情背后所投射出来的社会、体制、人性之缺陷,并为历史的演进而尽到微薄之力。

希望让无知的安逸离开国人的心,放弃虚华缥缈的追求,摆脱纸醉金迷的诱惑,重新审视人生方向,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从悲喜中彻底醒悟,真正走向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