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芜湖还有四个外地“亲戚”需要“拉扯”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芜湖的扶贫任务主要是无为市和南陵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各县区可以“轻松”。2017年2月,安徽省开展县域结对帮扶活动,选取经济相对发达县(市、区)帮扶国家级贫困县,芜湖的三个区、一个县,以“相对发达”的身份,对接省内其它贫困县,几年来,在财力、人力、物力、智力上寄予了充分必要的支持。

当前,疫情防控渐趋平稳。4月21日,镜湖区主要领导率队赴安庆市望江县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他们深入高士镇高士村,向高士村等8个挂牌督战村捐赠8台电脑,并先后走访了4户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看病就医、子女就业就学等情况,为他们一一送上慰问金。望江县领导由衷地表示,望江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镜湖区多年来的真帮实扶。三年来,两地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和成就,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友谊。

此行,镜湖区农水局与望江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了生猪养殖合作协议,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与望江县商务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芜湖苏宁易购商贸有限公司与望江县商务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镜湖区零距离便民生活服务中心与望江县望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五届望江县特色农产品(镜湖区)展销会合作协议。

4月22日,鸠江区主要领导率队赴宿松县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共同谋划2020年结对帮扶具体事宜。区领导说,广大干部要克服疫情影响,在做实项目、做亮特色、做优环境方面下功夫;鸠江区将坚决担当好县域结对帮扶工作的责任,继续把与宿松县结对帮扶工作当成头等大事,加强合作,形成交流对接常态化。

繁昌县对接的是安庆市太湖县。自2017年与太湖县结对帮扶以来,繁昌县将县域结对帮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太湖所需、繁昌所能”,整合有效资源,精准对标,狠抓实效,打好助力攻坚“组合拳”。繁昌已连续两年在安徽省县域结对帮扶考核中位列“好”等次。

繁昌坚持“找准根子”、“送好梯子”的产业合作思路,立足太湖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特点,抓实产业驱动,牵住带动减贫的“牛鼻子”。引导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太湖发展青梅种植,建立“青梅帮扶”模式,“滴灌”产业助脱贫。繁昌县明星企业——“溜溜果园”与太湖县林业局签订长达20年产业合作协议,采取包种苗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保护价收果等“三包”措施,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建成1510亩青梅基地。两年共有196万余元青梅苗供种植户免费种植,为220余户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增收渠道,保障32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等。

最后要说的是弋江区,该区对接的是亳州市利辛县。两地寻找优势和特色,出台结对帮扶优惠奖补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营销、管理、采购等多方面合作,为利辛农产品找销路、提档次、增价值。目前,利辛县已有多家企业、农业产业合作社在电子商务、产品研发、供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提升和拓展。比如三只松鼠”公司利用自身成熟的平台和经营模式,指导利辛县恒盛食品公司拓展电商业务,进行产品升级研发,拓宽目标消费群体。去年通过在生产供应链方面的深度合作,恒盛食品公司电商渠道营业额达到4000万元。

此外,两地还建立了人力资源对接机制和劳动力供求协作关系,定期举办大型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搭建信息通道,及时发布人力资源信息,对利辛籍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人口给予聘用优待,将弋江区劳务用工资源引入利辛。在人才培养方面,两地互派优秀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挂职锻炼,开展教师、医护人员交流培养,组织贫困人口职业培训,组织职业教育学校联合招生,对在芜湖技师学院就读的利辛籍学生,在免除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的基础上,给予每位学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贴,并优先推荐在芜湖就业,目前已有60名贫困学子受益。

芜湖三区一县与结对帮扶县的合作,不做表面文章,舍得掏真金白银,愿意拿出看家本领,在助力兄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展示了芜湖的城市情怀与城市大爱。

全媒体记者:张申尚 图片来自对接县的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