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自贸区检察院首创“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全力护航自贸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4月21日上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五周年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广州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上,

南沙自贸区检察院立足区域海洋特色,在全国率先打造集取证规范、评估便捷、部门协同、督促修复于一体的“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获评南沙自贸区挂牌五周年十大创新成果。


南沙自贸区检察院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引领,认真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力护航自贸区大湾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建设宜居自贸区提供的首创性检察方案。在该工作模式的带动下,南沙自贸区检察院相继建立类案“清单式”公益诉讼调查取证规范,制作《行政执法对刑事证据和公益诉讼证据取证要点》,确定类案证据清单,引导行政执法机关规范取证,提高成案效率。委托海洋渔业专家运用水生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出具科学评估意见,打破一案一鉴定的惯常做法,鉴定时长由半年缩短至一个月内,费用由数万元/案缩减为数百元/案,有效化解海洋生态损害评估难、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与省环保基金会、省环保纠纷调委会建立联合信息共享协作机制,相互配合开展公益诉讼案件人民调解、协助调查取证和出庭支持起诉等工作。创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组织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被告人将7.3万尾鱼苗放归大海,助力海洋生态资源修复。


2019年以来,南沙自贸区检察院共审查海洋公益诉讼线索96条,办理海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2件,海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6件,督促恢复被治理的海岸线1.5公里。所办理的非法捕捞系列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守护海洋”专项典型案例。


2019年,南沙自贸区检察院“一机制两案例”成功入选南沙自贸区挂牌四周年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今年南沙自贸区检察院首创的“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再次获评南沙自贸区挂牌五周年十大创新成果,这是南沙自贸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服务保障自贸区改革开放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交出的又一份亮丽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