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牵挂万万千 一己之私勿上心 家国情怀别放下

@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化缘,路过一条河时,无桥无船,岸边一年轻貌美女子不敢涉水,老和尚把女子背了过去!回到山寺后,小和尚说:师傅,你今天犯色戒了!老和尚摸了摸小和尚的戒疤道:哦,你还没放下啊!

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言外之意,是要人学会放下!故又曰,世上的难事,不是拿得起而是得下!

于是有人嘚瑟: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呵呵,啥该拿得起?啥该放得下?这世间,总有些事情,放不下!

陆游的放不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10年1月26日,诗人陆游溘然长逝,临终前用颤巍巍的手写下最后一首诗也是人生遗言。旧土依旧沦丧,诗人放不下故土,放不下苍生,这首诗,充满了悲愤、无奈!


反清志士的放不下

明末清初,多少仁人志士,死后以白布覆面,曰无颜见九泉之下先人面!国破山河碎,这亡国之恨,谁能放下?


陈毅元帅的放不下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陈毅元帅被困梅岭,生死关头,他放不下的是还没有取得胜利的千万同志正在为之流血奋斗的事业,不能释怀的是期盼胜利的心愿,而不是个人的生死。一个“后死”道出了千万同志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伟人的放不下

1975年,一个伟人给老战友写了一封信,也是一生最后一首词《诉衷肠》。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那年,伟人八十二岁,他的亲密战友七十七岁!1976年,他们都与世长辞,离开了这片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神州!


伟人心里,放不下这片红色故土;放不下一生所服务的人民;放不下未竟的事业。这种放不下的情怀,令古今和未来多少人汗颜?如果伟人问《从湘江到遵义》里那十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该怎么回答才能让伟人安息于九天之上?

伟人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放不下。在他的身边,一直珍藏着几件在去世后才被工作人员发现的他那为国捐躯并安葬异国的儿子的衣物,伟人在独处时,或也曾摩挲着那几件衣服,想起那在身边时日无几的儿子,也曾默默泪流。伟人也是爱子的慈父,也有普通父亲的情怀啊!

父母的放不下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是那个铁蛋蛋。

虽然独在异乡,但父母的心时刻把儿女牵挂,甚至会天天关注儿女所在地的天气预报,时刻想着儿女工作是否顺利,身体是否健康,小家是否幸福……

儿女痛了,父母心更是难安!所以,有时我想,能让父母少为自己操点心,那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


身外之物须放下

生于红尘、迷于大千,多少人为了身外之物,拼命折腾!有大人物,更不乏小人物,折腾到最后又如何?

秦皇汉武唐太宗皆一代天骄,却都求神访仙,为了长生愿,生命不息嗑药不止!秦始皇灭六合一统天下,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天下一时兴。但两位天子都放不下权利财富,嗑药嗑得五十岁撒手而去,如若不然,是否会有更大建树、历史是否会有所变化?汉武大帝睥睨天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嗑药嗑出了“巫蛊之乱”,还累及太子殒命,后也算迷途知返下了罪己诏!但千年以后,除了传说中的声名,可曾有点骨头渣留下?


我等凡夫俗子,也有人为了一点虚名和蝇头小利,刻意钻营、损招频出、践踏道德,得一时之利而沾沾自喜,但这些东西,得来心安否,又能拥有几天?也有人为一时得失,以头抢地、斤斤计较、徒增伤悲,其实,唾面自干又如何?

人生的取舍

人生短短,数十春秋!拿起不是难,放下其实不是难!难的是知道啥该拿起,难的是明白啥该放下!

有的人的放不下是一己之私,会被人唾骂和嘲笑!

有的人的放不下是大大小小的爱,为后人怀念和歌颂!

如何取舍呢?得以爱、担当、责任、道德、道义为准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