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司马迁,琼有蔡微公——海南文化匠人的传奇人生

(文字转载于:多港峒客)

如果我说:曾有过一个人独力编撰琼岛地方志,从开始动笔到最后一版付印作序,时间跨度是62年,你相信吗?

还告诉你:这位编撰者动笔的那年就已身为祖父,而且孙子也长大成人,到北方做官了,你还相信吗?

再告诉你:这部书是洪武皇帝下旨编撰的,编撰者是土生土长海南人,没有科举功名,亦非明臣,终生保持前朝遗老身份,却受到官方最大的礼遇和信任,他的书前后至少印了三版,他的“朋友圈”几乎囊括了百年间出现在海南的名宦硕儒……

您一定难以置信,以为这只是大话西游了吧?

不敢说诳,的确有这样的奇人奇书。

这部地方志,叫《琼海方舆志》,这位文化奇人,名叫蔡微


我们今天能看到宋元以来大致连接的海南千年地方志,第一位功臣,正是这位世代书香、享年120岁的文化巨匠——蔡微。

明初蔡微受命重修府志,此后六十年孜孜不倦,抢救宋元残简,奠基明志架构,撰成泽被后世的《琼海方舆志》。该志完熟版,通过《正德琼台志》大量引用,再由“天一阁”成功保存,三大节点,完成海南较高质量信史的艰难传递。中华文明辉煌灿烂,就是靠蔡微这样一个个先驱者的忘我奉献,得以薪火相传的。

司马迁撰《史记》,开创了后世正史先河,被尊为“太史公”。蔡微在近乎空白的一片地志废墟上兴灭继绝,重建史志纲目,堪称海南“太史公”

年过半百的蔡微,学术已臻炉火纯青。此后穷五六十年之力,心无旁骛专著地方史料,不但是海南唯一,恐怕全国也罕见。这种对历史的重视、对文化的坚守精神,堪称光辉灿烂。


《琼海方舆志》出版状况更是极为罕见,在编撰者生前就印了三版!

古代印行一本书,所费不赀。传世的明代海南地方志,皇朝时代罕闻有重印;清代方志仅有以探花张岳崧总纂的《道光琼州府志》有过重版。声誉甚隆的王佐,其《琼台外纪》虽然诸多努力,却仍没能付印。非官方人士编撰的《琼海方舆志》,却得到如此重视,堪称奇迹。

《琼海方舆志》前后发行三版,足见是明前期最重要的海南地方志


(图片:《正德琼台志》卷首之《琼海方舆志序》书照)

蔡微简介

元明间琼山人,字希元。通经史,善文词。任乐会学官,摄郡学。元末兵起,遂归隐。明初知县李思迪叙其文,推为海南儒者之冠。

当然,蔡微之后的海南“三贤”、“四杰”,其光芒已盖琼州甚至全国,更多的人只知明章显赫的“大家”,却不知曾经一个默默无闻竭心全力耕耘于家乡的花甲老人;只知《明史》记载的《正德琼台志》,却不知未见诸于国史的《琼海方舆志》。

《琼台志》这样记述这位匠人:蔡微,字希玄,号止庵,宋学士襄之裔。居万宁,后迁琼山。通经史,善文辞。知县李思迪称其文,谓海南儒者未能或之先。先任乐会学校官,后摄琼郡学事。值时不偶,遂隐德弗耀。纂《琼海方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