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一流大学”代替“985、211大学”的真相是什么?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公布了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共有137所大学在名单中。那么,既然国家早有“985工程”和“211工程”又为什么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广“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工程呢?

此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高等院校共有42所。同时,细分为A类高等院校36所,B类高等院校6所。相比原有的“985工程”大学,此次又新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高校。河南,云南,新疆这三省历来是教育弱省,尤其是河南,人口众多但高等教育却十分孱弱。此次新增这三省各一所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名单中,国家对这三地的教育扶持的苦心不言而喻。

此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的高等院校共有95所,其中71所为原来就在国家“211工程”大学建设名单中,此次新增加了24所原来即不在“985工程”院校名单中,也不在“211工程”院校名单中的大学。新增这么多的高等院校,其中主要是向中西部和类似河南,云南等人口大省、教育弱省倾斜。

入选“双一流”名单的高等院校将获得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资金支持,这也是财政部在此次发布名单的部委行列的原因所在。所以教育部用“双一流大学”代替“985、211大学”的用意就是为了在教育领域重新分配蛋糕,希望高等教育的资源能更均衡一些,防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过具体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