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高产栽培及管理技术,这些你可都知道,进来看看吧

摘要:黑龙江省是寒地水稻的主产区,其显著特点是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在全国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在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的形势下,水稻生产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保证寒地水稻取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应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栽培与管理水平,本文在总结大量水稻栽培经验的前提下,就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1、 栽培优良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采取在温室大棚进行旱育秧的方法培育壮秧,是寒地水稻栽培的基础性环节。壮秧的标准是秧苗根系发达、根白、茎粗,叶绿且厚,植株挺直,整齐一致,插秧后秧苗成活率高、迅速返青,比其他秧苗返青时间提前2-3天,而且分蘖时间提前,分蘖数量增加,抗逆能力也显著增强。培育壮秧需做好如下工作:

2 、培育高标准秧苗是水稻健壮生长的前提

2.1 建设高标准的育秧大棚

标准大棚的规格应为宽8米、高1.8米、拱高3.3米,长度按育秧需要进行调节,大棚内的土地面积应在400平方米左右。而且大棚要具备开闭通风功能,并安装微喷设施,以方便对棚内温度和水分的控制。

2.2 提高苗床的温度

由于早春时节气温和地温较低,寒地水稻育秧必须采取为苗床增温的措施,以达到提早育苗、培育壮秧的目的。应用三膜覆盖技术为苗床提温,保证大棚封闭严实,不透气,充分利用光照,还可在苗床下部30厘米处用稻壳和保温板做一个保温层,以增加苗床的地温。在多种增温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可使育苗播种时间和出苗时间均能提前一周左右,提前播种、提早育苗,可以使秧田的积温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育秧期秧苗的生长时间,使生育期比较长的品种能安全抽穗,并在适期内成熟,为水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

有机肥包括腐熟的农家肥和酵素肥,育秧时在苗床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施用时应做到充足、均匀、压实,不浪费。


2.4 对苗床土进行处理

苗床土处理主要包括调酸、消毒和施肥等内容。应首先对床土的pH值进行检测,以pH值4.5-5.5为适宜。如果偏高或偏低,都应进行调整。可将固体硫酸掺混在细土中,然后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固体硫酸的数量应根据土壤pH数值进行确定,一般1-2公斤固体硫酸可调整100平方米的床土。苗床施肥可用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元素肥料,每100平方米分别用2公斤、5公斤和2.5公斤。将肥料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即可,也可用机械耕耙,将肥料耙入土中5厘米左右。然后用育苗灵或育苗青对土壤进行消毒,每100平方米分别用1.5-2.0升,兑入5-10公斤清水在床土上喷施即可。

寒地水稻栽培地区的气温和地温比较低,气候特点是前期低温保持时间长、中期高温持续时间短、后期温度迅速降低,日照时间比较长。水稻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寒地水稻栽培温度很关键。水稻栽培中必须保证农时,只有保证农时才能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错过农时会给水稻栽培带来重大损失。在水稻旱育秧过程中,播种的时间是4月8日-18日,此时气温保持在5℃以上,床面温度在12℃以上。插秧时间是5月10-25日,此时气温保持在13℃以上,泥温达到15℃左右。时间的界限就是适宜的农时,必须按照此时间标准进行播种和插秧。

3 、适期内抢前抓早保证农时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保证稻苗健壮生长,增强对稻瘟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应在适期内早插秧,农场用农业机械进行插秧,可提高插秧效率,缩短插秧时间,保证插秧标准,促进秧苗早返青、根系发育良好,为水稻的高产和优质创造有利条件。在寒地水稻栽培中,由于前期气温低,导致秧苗返青比较慢,使水稻分蘖能力减弱,分蘖时间晚,无效分蘖增多,穗数相应减少。可以采取加大插秧苗数和提高插秧标准,促进早分蘖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4、 提高插秧苗数和标准以优化群体结构

4.1 提高插秧苗数

播种时适当增加钵盘单穴播种量,使每穴种子数由2-3粒提高到4-5粒。插秧时对穴数进行调整,使单位面积的插秧穴数达到每公顷30万穴,秧苗数量每公顷达到120万株以上。

4.2 提高插秧标准

可采取宽窄行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措施,使秧苗的生长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早分蘖。宽窄行栽培是一种增加水稻田间的通风效果,提高透光度的栽培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植株个体与群体同步发展,使水稻群体空间布局合理,具备高产的条件。插秧时可将方向稍做改变,由南北向改为南西向,使光能的利用率更高,增加水稻植株光合作用能力,为增产奠定基础。在水稻施肥过程中,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新技术,通过对土壤先期进行检测,对土壤中的肥力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进行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的科学施肥。施肥时应控制好氮肥的用量,不要一味地施用氮肥,应适当利用磷肥,将钾肥施足,增加硅肥和生物肥的施用。在水稻生长到中后期以后,可适当施用叶面肥,确保水稻能均衡吸收养分,以达到增强肥料效果的目的。科学施肥的方法是因地制宜,对于肥沃的土地,地力比较高的地块,应在保证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施肥量,尤其是要少用氮肥。

5、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效利用率

水可以对水、肥、气、热进行调节,合理灌溉是保证水稻健壮生长的因素之一。灌溉时应采用浅、湿、干交替的方法,以增加田间温度、促进根部发育,控制无效分蘖,抑制植株徒长,促进根系深扎。而且合理灌溉还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使根系充满活力。还可以改善灌浆效果,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6 、合理灌溉促进优质高产的实现

寒地水稻栽培中,应注重抓好栽培良种、培育壮苗、抓好农时、改良插秧、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环节,以确保水稻健康生长,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