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守护一江碧水”的湖南故事丨湘见“江湖”(一)

编者按: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强调“守护好一江碧水”。2020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和视察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两周年。两年过去了,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成效如何?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特推出《湘见“江湖”》系列报道。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唐古拉山到崇明岛,从雪山下飘动的经幡到上海滩闪烁的霓虹,长江带着雪域高原的圣洁,一路东流入海。在湖南拥有的163公里临江岸线里,96%以上面积属于长江流域,其中洞庭湖及湘资沅澧“一湖四水”汇入长江,水量占长江的四分之一。

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

51岁的邓铁牛是土生土长的岳阳君山人,一路见证了长江岸线的点滴变化,现在他是一位守护长江的志愿者。他说,“现在这里空气清新,江豚、小天鹅、白鹤……它们又都回来了,早晨和晚上还可以听到江豚浮出水面呼气的声音。”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捕鱼的渔船没了,湖上的垃圾变少了,肉眼可以看见水质在提升。”从“守鱼者”变成“守水者”的益阳大通湖区居民王大哥说,最希望的是能吃上“大通湖水炖的湖鱼”。

“多”与“少”之间,演绎着“守护一江碧水”的湖南故事。

“铁腕”治水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描绘的美景,承载着湖南人对诗意自然的亲近与追求。

“一湖四水”承载着一代代湖湘人的成长记忆,是湖湘百姓的根所在、情所系,但是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有色金属之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不断升级的矛盾,同样在“一湖四水”间上演。

2011年4月,低水位使岳阳渔港码头变成烂泥塘

产业结构偏重,粗放式发展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均衡,污染“上山下乡”“垃圾围城”现象不少;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是一个化茧成蝶、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为高质量发展清理好、打扫好战场的过程。

2018年5月11日,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半个月后,中共湖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草案)》;

2018年6月13日,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2018年,湖南省政府出台《统筹推进“一湖四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试行方案》;

2018年,湖南省政协组织300多名各级政协委员,形成62个踏察小组,围绕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踏察,为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湖北两省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交《关于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联动治理和综合施策的提案》;

2019年10月,湖南省政府印发《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

两年来,湖南省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污染治理“4+1”工程、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恢复和快速发展。

“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

“明星”麋鹿点点出生在芦苇荡中,母亲刚生下它后,就被流浪狗吓跑了,小家伙身上长满了白色的圆点,大家为他起名为“点点”。点点不挑食,牛羊吃的草、树叶、青菜都吃,看到陌生人特别是小孩子的时候会很兴奋的围着转,2018年它做了妈妈。

2018年5月4日,湖南省政协开展“洞庭湖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调研活动,在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救护站里,湖南省政协常委、世界自然基金会麋鹿保护大使汪涵第一次见到了点点,便“一见倾心”。

汪涵说,“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就像两个人跳交谊舞,要想把这支舞跳好,就要在共同的节奏中进退,要用创新的模式,解决洞庭湖生态治理中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矛盾。”

2018年12月,《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出台,盗猎、捕捞、采挖等违法活动日渐减少,周边群众爱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共享生态洞庭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洞庭湖生态治理中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已经实现。

麋鹿“小乖”和它的妈妈“点点”

如今,点点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麋鹿救护中心,及时救护受伤、受困的麋鹿,麋鹿数量从1994年的2头增至181头。

点点的故事是万千栖息在洞庭湖区、长江岸线野生动物的小小缩影,现在的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林、草、水、鹿、鸟共生的生态模式和完整的麋鹿生态系统,东洞庭湖麋鹿也成为国内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

同岳阳一样,湖南省其他市州同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根治河湖沉疴,大力修复生态,发展绿色生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正在一步步实现。

长沙市全面实施“一河一策”,湘江长沙段水质达到Ⅲ类以上;24处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城区黑臭水体治理达标城市;湘江村净化清淤小微水体和沟渠,打造人工浮岛,公园式的人居环境催生了乡村旅游经济。

益阳沅江下塞湖矮围拆除复绿

益阳市探索绿色农产品供给的“益阳特色”,“小芦笋”做出“大产业”;大通湖区农村改厕工作在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中得到肯定并予以推广;强力整治22家石煤矿,宏安石煤矿治理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获表扬。

常德市围绕“水”做大文章,珊珀湖水污染综合治理、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渔业开发和旅游景观打造,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努力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2019年,通过整改,长株潭“绿心”违规建设项目、益阳石煤矿山环境污染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长江码头违规装卸、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养殖等一批直接威胁长江生态安全的问题得到解决;长江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四水水质总体为优;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

“一湖四水”汇长江,浩淼清波向大海。长江之美,人所共知;长江之痛,发人深思。如今,作为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省份,以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又一次坚定了湖湘儿女“共舞长江经济带”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力量湖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