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百年前的想象与预测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对未来做出了很多预测。很多科幻小说所描述的事物,当时看起来是脑洞大开、匪夷所思,现在有很多已经变成了现实。

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种未来预测的题目。用今天的眼光去检视过去的人如何想像未来,再验证他们实现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过去人们所想像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多就是他们在那个时代所面对的挑战、所需要的发明,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故把这种期待寄托到后代手里。

请大家先看一张图片:


虽然有岁月的关系,但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能够一眼看得出来,这是比尔盖茨

这张图片很有意义,这是盖兹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间是1984年。

图片旁边有人物介绍,微软的老板:比尔盖兹,因为当时知道他的人还不是太多。这一期的《时代周刊》主要是介绍比尔盖茨和他手上的那个玩意,一个连结电脑的无限未来的神奇宝贝。

比尔盖茨手上的这个神奇宝贝很有趣,我认为形成了一个巧妙的断层。年纪太大的人不会知道那什么东西,而现在40岁以下,或21世纪才开始玩电脑的小伙伴们大概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换言之,这期《时代周刊》所歌颂的“未来玩意”,其实只仅仅存在了大约一代人的心中,然后便消逝不见。

这些揭秘答案,这东西是五又四分之一寸的软盘,容量是1.2M。

软盘是早期计算机上必备的一个硬件,也是计算机上面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

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是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这小东西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个人是买不起的。而在2020年的今天,这个划时代的神奇宝贝,却早已经被淘汰。

能把产品在短时间内淘汰到如同恐龙灭绝一般彻底,大概也只有电子产品可以做得到;这不禁让我思考,对于未来的预测都受到强大的时间线影响,尤其是资讯产品方面的预言。

扯回到正题,今天我想给大家看的是一组德国Hildebrands公司在1900年所举办的一系列明信片,预测一百年后,21世纪人类生活的展览,这组明信片收集当时人所想像,一百年后的未来世界会是怎样子。


第一张明信片:电视广播。

预测一百年后的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远方歌剧院的影像。

嗯,实现了,而且此刻的我们更加方便,拿起手机都可以开直播了,我们更不需要拿话筒,便可以听到声音。


第二张明信片:水上漫步。

想象一百年后的人们身上挂着浮力的气球,这样人和马车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今天我们早已有了水上摩托车。不过步行于水面上至少现在的科技是不可能达成的。


第三张明信片:可以移动的房子。

这个也已经实现了,不管是真的用火车、大货车拖拉,或是那种万用的小型居家休旅车,至少,上个世纪人类期待的房子自由移动基本上是实现了。


第四张明信片:私人飞行器。

嗯,算是实现了吧,至少有钱的大老板都有私人飞机,不过像上个世纪人们想的这样轻便、人手可得的个人飞行器,很显然现在的科技尚未达成,或许这张图我们也可以期待下一个百年来实现。


第五张明信片:私人飞艇。

这个预测并非无法实现,而是我们断绝了这条科技之路。热气球技术在一场实际上伤亡并不惨重,但外表看起来十分惨烈、令人怵目惊心的空难后停止了发展。


第六张明信片:水陆两用的车辆。

这个也实现了。虽然谈不上普及,但基本上现代科技毫无疑问可以做出水陆两用的交通工具。之所以不普遍,我想不需要的理由大于不能够。


第七张:警察的监视器。

由于1900年已经有X光的技术,所以当时的人们就预测,一百年后这种技术会加速突破,让警察可以在远方就得知某家被闯空门、有小偷进入。

嗯,这个预测完全成真了,只不过,此刻的我们不是依靠靠X光,而是用全球定位系统、Wifi和各种通讯设备,现代人根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任何时间都被监视着,包含你手中的手机。


第八张明信片:天气控制系统。

目前已经有一些方式可以用来改变天气,包含人工降雨等等,不过精准、全面性的天气控制,目前的科技还无法达成。就这个项目而言,很显然上个世纪的人们高估了我们科技的进步程度。


第九张明信片:到北极游玩观光。

由于极地也是在上个世纪初所发现的人类终极边疆,所以1900年代的人会认定再过一百年,或许北极就像门口的公园一样,大家随时都可以到此一游。

很显然的过了一百多年,这个前人的想像并没有实现,而且现在北极更是生态保卫战的重点区域,图片中的北极熊已经差不多濒临存亡的关头了。


第十张明信片:会移动的人行道。

嗯,如今到处都有,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啦、机场之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果然,懒得动的惰性是人类科技进步方向的标准方向。


第十一张明信片:地下城市。

可以抵抗外面风雨的地下城市。如果狭隘定义一点,大概可以等同于我们的地下街、地下通道。不过1900年代人想像的可是将整座城市搬到地下去,那我想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第十二张明信片:水下观光船。

由于潜水艇也是在20世纪初期被发明了出来,所以当时的人们会联想到民间观光用的水下探险船并不稀奇,这种观光船如今在许多景点都有。


这一系列的百年预测明显较偏向一般生活的改善、娱乐设施,而非尖端的科技。过了一百年,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些预测时,可以注意到有些部分的确是实现了,而且我们做得更好;但有些部分则就算过了一个世纪,依旧相距甚远。

我反而那些相距甚远的项目比较有兴趣,因为这可能代表当时的人太过乐观想像,也可能是这一百年之来,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与挑战,而使得整个重心转移甚至舍弃了某些项目的发展。

那些失落的项目,反应当时人的憧憬与想像,同样的,今天我们也很可能会预言下一个世纪的生活会是如何,鉴往知来,因为有昨天,所以有今天;因为有今天,所以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