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同赏《秋日传奇》,好看的不只有布拉德·皮特的颜!下午两点京东直播见

紧急插播一条直播预告:

今天下午2:00点,资深影评人本来老六与译文社编辑宋玲将做客京东直播,解读赏析《秋日传奇》小说与电影,欢迎扫码收看。

中篇经典

01

《秋日传奇》(Legendsof theFall)是“中篇小说大师”吉姆·哈里森的代表作,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中篇小说经典。这部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著名的《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上,是该杂志历史上单期发表的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而且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它与《复仇》和《独舞男亨》作为中篇小说集出版后,立即被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买断版权,其中《复仇》和《秋日传奇》先后于1990年和1994年拍成了同名电影,并引起了不俗反响和赞誉,也深受中国影迷的钟爱。迄今为止,哈里森的这部中篇小说已经被翻译成了二十余种语言,然而,中译本却姗姗来迟。衷心希望这个中译本能让读者领略到文学作品文本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电影《秋日传奇》由布拉德·皮特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两大影帝联袂出演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 约翰•托尔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提名)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吉姆·哈里森其人

02

吉姆•哈里森(1937—2016),美国诗人、小说家和影视剧本作家,素有“中篇小说大师”之称。

吉姆·哈里森受家庭熏陶,酷爱阅读,最初以诗歌创作开始其文学生涯,视创作为生命的召唤,一生笔耕不辍,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多产作家。他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包括《秋日传奇》、《被萤火虫照亮的妇女》、《朱莉普》、《上帝忘记创造的野兽》、《他未死的那年夏天》、《农民的女儿》和《远古游吟诗人》。其主要作品都以他熟悉的北部半岛、蒙大拿州或亚利桑那州的乡村为背景,与福克纳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酷爱垂钓、打猎等户外活动,喜爱饮酒和美食,作品中又常现“硬汉”形象,因此被誉为

“当代海明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读者更是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和文明冲突。

《秋日传奇》书名译法

03

本书的书名采用了《秋日传奇》这一直意译法,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片名主要有《燃情岁月》、《真爱一世情》和《秋日传奇》三种译法,各具特色。《燃情岁月》和《真爱一世情》都能以“情”吸引观众,但是,前者在表现作品的内涵方面更胜一筹。《秋日传奇》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既能体现出作品中的浪漫色彩,更能暗示其悲情基调和历史厚重感,因此,表现力更强。

第二,就小说而言,译为《秋日传奇》更贴近原著标题和内容。从标题上看,直译法基本遵循了翻译中的对等原则,尽管原作封面上的诗句也暗示“fall”一词还蕴含“堕落”或“失去”之义

。从内容上看,原著是哈里森根据其妻子的祖爷爷生前遗留下的日记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historicalsaga),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爱情故事和家族变迁史,更涉及到战争、禁酒法案、印第安文明与美国主流文化间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宏大问题,发人深思。

对标题的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所秉持的翻译原则,即最大程度在形式、语言、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忠实于原作,尽可能传递出原作固有的内涵与神韵。文学翻译是一个力求对原著进行准确理解和再现的艰辛而复杂过程。哈里森的小说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具有诗歌的特质,叙事又具有跳跃性,在句法和语法方面不循规蹈矩。这些特点对理解和翻译都提出了一定挑战,但是,本译本尽可能忠实地反映出这些特点。

斯人已逝

04

这部中篇小说集的翻译比预想的难度大,因此,花费了更多时间。遗憾的是,在翻译接近尾声之际,

2016年3月28日中午,我在查看《纽约时报》的一封电子邮件时,看到了令人沉痛的消息:“自由精神作家吉姆·哈里森辞世,享年78岁”。他伏案创作时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手中还紧握着钢笔。得知他辞世的消息,我顿时感到一阵茫然,没能在他生前译完他的这部代表作,深感遗憾和愧疚。

然而,斯人虽逝,其作品永存。正如他在诗集《寻觅小小神灵》中所写,“死神能偷走一切,唯独偷不走我们的故事”。《秋日传奇》以及他的许多其他作品都会是传世佳作。

殷书林2016年5月15日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文根据《秋日传奇》译后记加工编辑)

Legends of the fall

秋日传奇

👉点击此处,前往京东购买纸质书

👉复制₤wgu71OxDT0G₤打开🍑宝购买

[美]吉姆·哈里森 著

殷书林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或搜索ID“”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