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耿乐:我这样成了爸妈的骄傲(原创首投)


文/瑾漠



他19岁当警察,26岁成为秦皇岛市公安局最年轻的副处长,亲友引以为豪,更是父母的绝对骄傲。仕途一片坦荡时,他被曝光了同性恋身份。顿时,他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所有人都视他为洪水猛兽,一夜之间,他成为了父母的耻辱。

难以跨越的沟壑,让他和父母站在了绝对的对立面,他们还能和解了吗?昔日父母的荣光,还能重回吗?


最年轻公安局副处长:婚事成了父母愁事

1977年,耿乐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爸爸耿志强是酿酒厂工人,妈妈吕英没有工作。由于酿酒厂的效益不好,家里经济始终很拮据,一家三口挤在大杂院一间狭小的小屋里生活。房子很破旧,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在耿乐7岁那年夏天的一天夜里,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爸妈正弯着腰奋力往外舀着从门外汩汩流进的雨水。从那一刻起,耿乐暗暗下决心,他一定要做一个出息,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以他为骄傲。

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耿乐学习非常努力。虽然每月都入不敷出,耿志强夫妇却很重视对儿子的培养,只要有钱,就给儿子买各种学习资料,吕英更是每天变着花样,用有限的钱给儿子补充营养。1992年6月,耿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秦皇岛警察学校。该学校虽然是中专,但毕业就做警察,分数以高著称。那一年,整个秦皇岛市,只有8个人被录取。邻居们、亲友们特别羡慕,纷纷向耿志强夫妇取经:“你们怎么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吕英自豪地说:“我们没做什么,是乐乐自己争气。”

让父母骄傲的事,还在后头。上警校后第二年,耿乐就因为能力突出,被学校举荐为校学生会干部。1996年5月,耿乐被分配到市局技术侦查处工作,成为全校唯一进入市局工作的应届生。

然而,荣光背后,却是只有耿乐自己才知道的的纠结和疑惑。正是二十岁左右、情窦初开的年纪,耿乐却发现自己对异性一点感觉也没有,相反,他对同性经常怦然心动。其实,早在学校时,他就发生过见了帅哥心跳加快的情况,但因为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训练上,他以为那是警校都是男生的原因,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进入市局后,周围有很多漂亮年轻的女同事,还有人不时给他介绍对象,但他依旧没有一丝心动。没过多久,他居然暗恋起一位比他大几岁、已经结婚的男同事来。

这下,耿乐吓坏了,他怀疑自己是个变态!这极度的隐私,让他既不敢说,也不敢多想,他紧紧封闭了自己的心门。那几年,他根本不敢和女孩交往,唯恐自己举止异常,被人发现了秘密。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就用出差、加班或者属相不和等各种能想到的理由推脱。渐渐的,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孤傲,找对象的条件高。

儿子长大了,催婚也成了吕英的主要任务。见儿子总是忙工作,她就到处帮儿子拉媒。每次告吹,她都是急得不行:“儿子,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耿乐哄妈妈:“你儿子这么英俊,又能干,我得挑一个让你满意的儿媳妇啊!她既要出色,又要对你儿子好,还得孝顺。你说,这么容易找到吗?”儿子这话对吕英的心眼,她的态度平缓了。

直到2000年,通过互联网,耿乐知道了一个新名词——同性恋!通过查对资料,耿乐确定自己是一名同性恋。在确定同性恋不是变态行为,而是一类人群因为基因所致的正常生理需求,他释怀了:自己没病!既然是正常人,那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这年11月,耿乐申请了自己的个人网页,他给网页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淡蓝色的回忆。鉴于当时国内一些禁忌,他并没有敢直接把网站定义为同性恋网站,而只是一些保健知识荟萃,其中有一个版块为同性恋知识汇总。鉴于国内当时同性恋的中文知识没有形成体系,也不系统。为了让该类内容更科学,更客观,耿乐又开始自学英文,他通过美国的一个网友,获取国外关于同性恋的最新信息,将其翻译过来,随时更新。他还呼吁同性恋人群不要自卑,更不要自杀,而是应该遵从生命的本源,活出自己的精彩。与此同时,他也呼吁社会,不要歧视同性恋,给与他们应有的尊重。

由于掩饰得当,同事和家人朋友,都不知道耿乐做网站,更不知晓他的同性恋身份。耿乐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个热心阳光大男孩。由于业务出色,他在仕途上发展也异常顺利,2003年,他升职为为市局调研处副处长,该级别干部中全市最年轻的一位。那时,朋友请客,都喜欢带上他,“全市最年轻的副处长”成了他的标签,也成了朋友的荣光。

儿子的成绩,也让耿志强夫妇骄傲满满。因为儿子有出息,很多不来往的亲戚遇到一些事儿,都来找耿乐帮忙。耿乐只要能帮忙的,都会无偿帮他们。出于感恩,逢年过节,他们就拎着一些土特产给耿志强夫妇送来。谁家有喜事,耿志强夫妇更是亲戚们的座上宾。这份尊崇,是多少金钱都换不回的。

唯一让父母着急的,还是耿乐的婚事。随着年龄增加,耿乐的推脱也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2006年初,耿乐领导给他介绍了一位女朋友,碍于面子加上父母的催促,他只好答应见面。女孩叫陆小媛,是一名政府公务员,高挑漂亮,父母经商,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彼时,耿乐心存幻想:或许这个女孩,能让我有所改变呢?


父母骄傲变成耻辱:儿子居然是个同性恋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耿乐认真地跟陆小媛处了起来。一开始,两人约会就是谈谈工作聊聊天,这种帕拉图式的恋爱,让耿乐非常愉快。几天不见陆小媛,他就觉得失落。那会,他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她。很快,两人就都去见了对方的父母。对耿乐,陆小媛的父母非常满意。而耿志强夫妇,对陆小媛更是视同救星,尤其是吕英,把这个未来的儿媳当成了宝。而陆小媛爱笑嘴也甜,每次来,都主动帮吕英做饭打下手。吕英乐得合不拢嘴,天天催促着耿乐快点结婚。耿乐每次去陆小媛家,也是抢着做这做那,让陆小媛的父母越来越喜欢他。

周围的人都以为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然而,随着关系的亲近,陆小媛表现出来的亲昵动作,却开始让耿乐受不了了。去看电影,别的情侣都搂搂抱抱,见耿乐岿然不动,陆小媛主动去拉耿乐的手,耿乐却迅速躲开了。看到陆小媛受伤的表情,耿乐十分内疚,回到家,他反复练习,打算下一次见面时,表现得亲密一些。

然而,下一次看电影直到结束,耿乐的手也始终没有出来。出了电影院,两人走到一僻静处,陆小媛不小心被草根绊了一下,耿乐下意识去扶,她一下倒在他的怀里。倏地,耿乐一个激灵,把陆小媛推出去好远。那会,耿乐真切意识到,他排斥异性的身体,那种痛苦,让他根本无力改变任何事情。如果自己继续装下去,对于陆小媛太不公平,他不能害了这个好女孩。

几天后,耿乐向陆小媛提出了分手:“我想专心发展事业,我不想耽误你。”他的话还没说完,陆小媛趴在他的肩头,痛哭起来:“我喜欢你,你不要离开我!我哪里不好,我可以改!”那一刻,耿乐非常自责,他推开了她:“是我不好。对不起。”

几天后,耿乐下班回家,妈妈哭着质问他:“你为什么和小媛分手?你到底想干什么?”原来,吕英几天不见陆小媛来自己家,打电话给她,这才知道两人已分手。妈妈的眼泪,太多的不解和失望,耿乐的心也在滴血,他的泪水在眼里打转,他多想告诉妈妈实情,告诉她,自己有多痛苦,多无奈,多么无能为力! 然而,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他不能!这么多年,他就是爸妈的骄傲,他不能亲手将这个幻境打破,不能让他们的精神支柱垮塌!那天晚上,妈妈在客厅里哭,他在自己房间蒙着被子啜泣,为防止父母听到,他把自己的手都咬破了。

2008年7月的一天,秦皇岛一家“同志”酒吧发起一个公益活动——免费为“同志”检查身体,耿乐参加完活动,带着一些宣传手册带回了家。第二天晚上,一个同事结婚,耿乐很晚才回到家里。家里漆黑一片,他以为父母都睡下了,然而打开灯,却发现妈妈正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哭。没等耿乐发话,妈妈一字一顿地问:“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同性恋?今晚你爸值班,你跟我讲真话!”耿乐脊背直冒汗,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妈,你瞎说什么?我不是。”“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31岁了,不谈女朋友?为什么看同性恋的书?为什么有一大堆男孩的照片?”原来,妈妈帮耿乐整理房间,在抽屉里发现了宣传册和耿乐喜欢的一个男孩照片。

其实,耿乐虽然是同性恋,但还没有恋爱过。那个男孩的照片,也是他偷偷收藏的。那一刻,他实在憋不住,真想就此说出真相。然而,看见妈妈的泪眼,他又退缩了。她的眼神里,分明是一千一万个渴望儿子能亲口否认啊!于是,耿乐迅速装出无所谓的模样:“妈,你真行。我在帮人做一个公益网站,这些资料是别人给我做参考的。那个男孩子,是我网站上的嘉宾,我要扫描上传。”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

2009年,由于本地种种限制,耿乐把淡蓝网的运营维护放到了北京。为此,他要在秦皇岛和北京两地之间来回跑。他要工作,还要和团队成员做维护。费用就是自己的工资和网友的资助,而且经常被网站要求整改,吃尽了苦头。

好在淡蓝网渐渐有了小名气。2011年12月,搜狐网采访了淡蓝网,采访了耿乐。由于是化名,拍摄的是视频,以为没有多少关注,耿乐并没有做任何镜头遮掩。

没想到,当时的网络力量已非常强大。随着视频的播出,仅几天时间,耿乐同性恋的身份,被人对照出来,随后在他的单位炸开了锅。原先关系不错的同事,遇见他装作没看见。其他人也像看怪兽一样,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耿乐心理变态。过去引以为豪的朋友,也不再找他。耿乐领导下了最后通牒:“你是警察!怎么能开同性恋网站呢?你考虑清楚,要么把网站光掉,要么辞职!”

耿志强夫妇获悉这个消息后,吕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一连三天不吃不喝,眼睛肿的看不了。耿志强短短几天时间里,花白的头发全白了,苍老了10岁!他是个内向的人,平时话不多,更不擅表达情感,他对儿子的爱全都在行动里。耿乐喜欢吃海鲜,为了让他吃到最新鲜的,耿志强经常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买渔民刚打捞上岸的海货。儿子有了出息后,亲戚们也效仿他,跑来送到家里来。

那天,耿乐回到家,默默得拿出一些同性恋的资料片,想放给爸妈看。吕英冲过来,把影碟机摔得很远:“你回来干什么?你去跟你的领导说,你不是,那是别人瞎编的。你去呀!”

吕英满嘴是火炮,她伸手一捋,头发也一把把地往下掉:“你不去,这是把我逼死呀!”耿乐痛哭失声,一下跪在妈妈的面前:“妈,我也想去声明我不是。可我就是呀!这不是我能改变的。”吕英发出惨烈的几声叫喊,冲进卧室再也不出来了。

耿乐最终选择了辞职。他不想让同事歧视,更不想让大众误解贬低同性恋,他要把淡蓝网做大做强,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平等看待同性恋这个人群!几天后,耿乐来到北京,成了一位真正的北漂,在北京专职运作淡蓝网。工作没了,实在缺乏资金,耿乐只能在网站上募捐。请不起人手,他就一个人当几个人,没黑没白地维护着。当时,他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网站搬迁。由于当时的网络环境对同性恋内容十分忌讳,他经常收到服务商勒令整改的告诫。每次被盯上,他就只能换服务商,又是一番折腾。每次搬家,他都要半个月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就算这样,耿乐还是拼着命将网站维系下来。


耿乐和父母


同志耿乐成了标签:重新荣光有多难

来北京后,耿志强夫妇一直不肯接儿子的电话。但耿乐每天都给妈妈打个电话,只要吕英挂掉,他就知道妈妈一切正常。

2012年6月的一天,耿乐到昆明出差,他又给妈妈打电话。然而,这次,电话没有被挂掉,而是始终无人接听。他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给姑妈打去电话,结果竟得知得妈妈患了肿瘤,正在医院治疗。

耿乐一阵晕眩,脚一软跌倒在地。妈妈没有多少文化,在她的心里,儿子有出息,她就是功德圆满。如今,儿子却是同性恋,把公职给丢了,沦为被人歧视笑话的境地。妈妈正是因为这些压力和打击,才病倒的啊!耿乐心急如焚,当天就赶回了秦皇岛。夜里10点,耿乐推开了妈妈的病房。妈妈还没睡,脸色惨白憔悴,瘦的没了人形。耿乐“噗通”一声跪在病床前:“妈,儿子不孝!对不起!……”吕英的眼泪噗噗而下,她拽起耿乐:“不怪你!这都是命!”在一旁的耿志强也红着眼:“你妈心疼你。你走了以后,她经常看那些片子。爸妈别的不懂,但是知道你受苦了!”

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妈妈盯着耿乐的脸:“你瘦了!妈没事,怕你担心才没告诉你。”

耿乐的眼泪夺眶而出。去北京后,他的网站没钱经营,但他已没有了退路,只有咬牙坚持往前走。而一想到父母和自己一样,从云端跌入深渊,他那段时间每天都失眠。最痛苦时,他绝望得想跳楼自杀。然而,也正是因为想到了父母,他又挨过了绝望。此生,他必须做出点什么,一雪带给父母的耻辱,重新让他们为他骄傲。在此之前,他怎么去死!现在,妈妈病了,她因此也在慢慢转变对儿子的态度。而再小的转机,也成了他重新去厮杀的武器。

那段时间,耿乐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精心陪护着妈妈。值得庆幸的是,妈妈术后的病理显示,肿瘤呈良性。妈妈出院后,耿乐又陪伴照顾了妈妈一个月,才回到了北京。

重新苦苦挣扎,耿乐也在千方百计寻找着网站的方向。2012年9月的一天,一位男同性恋网友给耿乐留言,说最近自己想死。原来,三个月前,这名网友酒后和一位男网友发生了一夜情。不久,他在献血时,确定自己的血液有问题,到疾控中心复检。结果他的HIV检测结果为阳性,他的男朋友也被感染了。

这件事,给耿乐触动很大,也让他终于找到了方向:自己一直想为同性恋建立一个能被社会认可的平台,为什么不从帮助他们入手呢?

于是,耿乐决定将网站建立成为一个免费为同性恋进行血液检测的平台。在出台具体方案后,他的方案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他们纷纷对耿乐伸出了援手,在一些爱心人士的建议和引荐下,耿乐还向北京昌平区政府提出了合作意向,将自己想为同志人群在疾控防控方面做一些事的计划书进一步完善:一是在网站上定期组织同性恋群体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道德规范。二是有他投资,投入检测设备定期对同性恋群体进行血液初步检测,随后再把初查资料提供给政府,由疾控部门为有病情的人群进行规范治疗。

耿乐的想法和特殊身份,解决了同性恋群体因为隐私,不愿意定期排查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昌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盛赞。随后,为了将这个平台真正落地,耿乐开始到处拉资金,跑设备。为了能取得支持,他甚至向自己的朋友、旧同事也进行了宣传。这样,他的同性恋身份再度成为了所有人的谈资。但这次,耿乐再也不怕了。他不但坦然面对所有人的质疑,还用更科学的态度,向人们讲解如何去接触、尊重身边的同性恋人群。

儿子又用这样的形式回归故里,耿志强夫妇起初十分紧张,甚至埋怨。吕英对儿子嘀咕说:“你在北京倒也罢了,干嘛还在老家搞什么宣传?”

“妈,这是科学。你相信儿子是在做一件大事。”耿乐再度耐心地和妈妈交流,吕英才不阻拦了。就这样,在耿乐的拼命奔走下,经过筹备,他共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他的同性恋免费检测中心终于建立了。由于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是志愿者,每个人的信息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同性恋群体愿意到耿乐这里做定期免费测试。

业务进展顺利,北京市昌平区又把耿乐推荐到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爱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众多公益组织的帮助下,耿乐的事业终于出现了转机。2015年6月,耿乐决定推出国内第一个同性恋APP blued(互联网准入:京ICP备12033589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45),该平台不同于国外的普通交友网站,更不是俗称“约泡”的同性恋解散地,而是公布各种同性群体健康信息为主,组织定期检查,以及后续治疗,依旧是平台的最大宗旨。该APP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同性恋群体的推崇,半年内用户达到300万,先后在全国11个城市的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年后,用户达到1800万(国内用户1500万),耿乐在先后拿到两轮、共一千万的投资后,又拿到了5000万美金的投资,市值已达到5个亿。

儿子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但耿志强夫妇还是笑不出来。耿乐每次回秦皇岛看他们,妈妈都一再叮嘱他:“你不要高调,这和做警察没法比。你默默做事就行了。”每每听到妈妈这样说,耿乐就沉默了。自己就算再有成绩,在父母看来,都无法和做警察时相比,更不能在人面前提及。

耿乐没有着急,他除了和爸妈耐心沟通,工作也越发努力了。随着名头一天天响亮,公司的各项产品相继推出,广告收益也非常可观。赚钱了,耿乐又投资制作了很多公益广告。与此同时,他再度加大了和各级政府的合作,把其他艾滋病易感染人群的检测,也合并到了自己的平台上。不久,耿乐又建立了肝病等寻常疾病的免费检验平台。

耿乐的这些做法,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赞誉。一些艺人也纷纷加入到为耿乐助威的行列,秦皇岛红十字会、疾控中心等机构也和他建立了合作关系,还经常请他回去讲课。

渐渐的,很多当地人,尤其是认识耿乐的人,都在耿志强夫妇面前盛赞耿乐:“你养了一个好儿子,他做的是大事。”耿志强夫妇起初,十分不好意思:“我们只希望平平安安就满足了。”亲友们也重新和耿乐取得了联系,很多人拜托他做疾病检疫。这些来自别人的实实在在的认可,让夫妇俩又回到耿乐当警察时的那种自豪不断的日子,他们终于可以堂堂正正抬起头走路了。

慢慢的,夫妇俩开始认真地了解同性恋知识,还把有关知识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第一次看到父母转发该类信息时,耿乐流下了热泪:对于他的爸妈来说,接受同性恋比任何人都难,但他们却尽力接受,学着深入了解他,并尊重与支持他。

笔者感言:当下,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同性恋群体已并非骇然听闻的存在,他们也理应得到尊重。然而,对于普通中国父母来说,孩子是同性恋群体中的一份子,那不啻是晴天霹雳。有的即便能接受,也不希望孩子公开,甚至希望他们隐瞒一辈子。耿乐的勇敢在于,他不但向全世界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而且将这个群体的健康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光明的选择,其过程血泪斑斑,却也赢得了父母和世人的尊重。我们为耿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