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中國畫的筆墨藝術!

融通(色・筆・墨)


程大利,1945年生。當代書畫家,編審。著有《師心居筆譚》《極簡中國古代繪畫史》《程大利談山水畫》《硯田別識錄》等多種畫集。


融通

中國的筆墨藝術,以“自然”為最高旨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歷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訓實則是讓畫家“返樸歸真的哲訓”(姜澄清語)。

在三千年師造化、得心源的實踐中,前人留下無盡的智慧,此乃傳統。

天地造化,萬象異色。朝霞如金,暮色如火。色非實有,而系虛無;惟虛惟無,方為眾有。一切相皆為“我相”。各類人等,觀物見色,自得其妙。一色乍現,眾心紛然。喜怒哀樂,可由一相觸生。以“玄學”論色,斷無定念,亦不執著。東坡可畫赤砂竹,墨筆可寫紅牡丹。色耶?空耶?以主觀馭色,正是中華文化的獨特之處。

唐張彥遠雲,“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

以書法入畫法,筆筆見筆,筆筆是筆。平、圓、留、重、變,賓翁集前人大成。用筆之美,盡在其中。古人用筆,意在筆先,妙在藏鋒不露。元季四家,化渾厚為瀟灑,變剛勁為和柔,正取“藏”之意也。

“筆不用煩,要取煩中之簡。平淡天真,如篆如籀,蕭疏宕逸,無一絲塵俗氣。”(沈宗騫)

“墨受於天,濃淡枯潤隨之。”(石濤)

“筆肥墨濃者,謂之渾厚;筆瘦墨淡者,謂之高逸”、“從容不迫,由淡入濃”。(王原祁)

“畫中設色之法與用墨無異,全論火候,不在取色,而在取氣,故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王原祁)

“墨無論濃淡乾溼,要不帶半點菸火氣,斯為極致。”(張庚)

“用墨,濃不可痴鈍,淡不可模糊,溼不可溷濁,燥不可澀滯,要使精神虛實俱到。”(方薰)

墨者,受中華古典哲學陶融,方有無限玄機。今人多把墨作色用,憾哉!

墨者,太極。

作品欣賞


陰陽九勢 萬籟俱寂 42cm*112cm


霸王嶺紀遊 42cm*84cm


庚子大利 30cm*45cm


嵩山古柏 180cm*288cm


塞納河左岸 55cm*32cm


少林少林 45cm*69cm


歐陸雪峰 42cm*56cm


冰島之一 39cm*45cm


寂泉泠泠 45cm*34cm


黃山墨緣 (八聯選二) 162cm*52cm*2


泉 32cm*52cm


顛張醉素 老松從容 97cm*48cm


臥雲聽泉 56cm*32cm


知白守黑 68cm*45cm


天觀(局部) 260cm*196cm


2020大利 56cm*42cm


通神 39cm*45cm


阿爾卑斯山即景 42cm*112cm

注: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