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如何展现?

物流的概述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核心内容是商品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因此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极为巨大,物流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电子商务同专业物流的关系如同企业与银行的关系。但是,由于电子商务公司同传统的公司比较具有更加容易建立、营运成本低的特点,其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估计将会发展为与物流融合,形成一个公司既有电子商务,也有物流,而各个公司之间如同现在一样,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垄断企业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其垄断不仅仅在某一行业,也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商务,这也就是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

在传统经济活动中,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依靠本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物流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竞争内容虽然依然存在,但有效性却大大降低了,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流动,而单个企业难以达到这一要求,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在相互协同实现物流高效化、系统化的前提下相互竞争。

(2)物流的新特点

当今全球网络资源的电子商务的普及,为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网络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然,因此衍生了物流的新特点。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智能化是物流一种高层次应用,对于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智能解决;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3)配送地位进一步提高

配送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而在电子商务时代,配送已成为BTB(企业间电子商务)和BTC(企业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的主要供货形式。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家通过轻松点击就完成了购买,卖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就毫无意义了。没有了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就无法实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的“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