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也不那么简单

很讨厌下雨天☔️,什么都湿湿的,黏黏的,除了一切都很“潮”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于我而言。

后来的一天,在家中写作业,窗外的天空突然盖上黑布,乌压压的云像飞毯一般涌过来。我有预感,要下雨了️,急忙关上窗户。刹那,雨点飞拥而至,噼里啪啦,一直在敲击着窗户,像是一个即将溺亡的人在拼命地向我求救,而我也像看电影一样,观赏着他们丧尸一般的拥挤、跳跃、怒吼、迸溅……,我看得竟有些入神了。

再后来,坐公交车回家,路上一直在下雨,我喜欢看窗外,发现,那些求救的雨又来了,不过,这次是无声的凋零。大巴车很快,车窗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雨点,呼的一下就在车窗上划出了一条线,像是一个即将托去刑场的犯人努力地用手抠住冰冷的城墙或是冷漠无情的刽子手或是......他们就在这种努力地抠中不断往后滑,逐渐消磨变小,消磨变小,直到不见,终究,生命还是回归到了大自然。

那之后,我才发现,我不是讨厌雨天,我是讨厌下雨时,我在室外,践踏着他们的尸体,雨生,也很艰难,即使他们有轮回,但再进行一次生命的演绎,未必有第一次的那么激情与热烈了。

所以,下雨天,我喜欢在室内,听雨声,做自己的事情;放音乐,仿佛为他们演奏生命最后历程的乐章;敲击着键盘,和他们一起噼里啪啦,创造生命的价值;然后,悠闲地,时不时看看窗外,可能是为了看他们这些小生命,可能是为从这阴郁的氛围中获得些许灵感。


所以,你也看到了,尽管我不忍心踩他们,但他们对我而言依旧具有观赏的价值,这真的像是人性的“看客”行为。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有关于雨的感受和猜测,我想当我入世后,会有更多的雨告诉我这“看客”行为的更深层含义。

人类多像雨点,透明的,饱满的,圆滑的,冰冷的,勇敢的,赴死的……,穿过它我就能看到你。

所以,雨生不那么简单的,万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