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金定穴"、神秘机关好多都是电视剧中的噱头,真实历史并非这样

导语:要知道人总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有的人将生死看的很淡在离世以后,骸骨化为尘土随水流一同旅行,大多数人将生死看为很是重要,他们认为死只是人的另一种活动状态,而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等思想,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都根深蒂固于我们的脑海。

既然想入土为安,那么墓穴则是必然的事情,古代人怕生人惊扰其永久的休息,因此不仅仅将墓穴藏在十分偏僻的地方,还将墓室的结构建造的极为坚固,并在内部设置多重机关以为防盗。不过凡事都有对立面,既然墓室有金银财宝,那么那些贪婪的盗墓贼很容易就盯上一座座坟墓,而生者与死者的较量,因此不断的进化和升级。

一、墓穴的选择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1、山与水是选择墓穴的关键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谚语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其实古代关于寻找坟墓来说山与水都是人们所倾向的重点。自古都说"山管丁水管财",因此目的周边有水则是有财,有上好的土则是有人丁。虽然说这是一种比较迷信的想法,但是作为封建社会思想尚未解放的古人来说这都是对未来子嗣的希冀和对死者的尊敬。

山与水之间的关系在乎于"财",古人对风水的好坏坚信能够影响其财富。如果呈现两山夹水的情况,这就证明山在锁水,亦是在锁财。山越多锁的越紧,能够给与后人福分越多。相反如果一条水流一马平川的向下而流,那么这片地方则是散财之地,不宜下葬。

山水环抱之势

水如果越深证明福分越大,水浅则证明福分较轻,。与山之间还有另外的一种关系,如果水流当中四面环山,那么此地则为大富大贵地,山水之间所夹路程越长,则福分能够持续的时间越长。因此山水成为了人们选墓穴的重要参照,所谓的"龙脉"其实也是跟山水有关。

2、周围环境对于墓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古代讲究的是藏风聚气,这气则是表示福气、龙气、运气等,这些都是对祖孙有利影响的。因此人们在选墓的时候会选择无风之地或者少风之地。

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这种习俗就跟我们买房子还要挑选是不是坐北朝南、东西通透一样,墓穴的角度一定要与山水之势形成同向,这样可以借助山水之力,让子孙更容易发展,如果相反则子孙在未来的道路上如逆水行舟一般困难。

丛生的树根

选择的地方一定要泥土丰富,且没有大树。在生者逝世之后唯一的追求自然是永久长眠不被侵扰。泥土较少的地方对水的疏散能力很差,因此棺椁很容易受到雨水入侵,导致死者不能安息,同样墓地周边有树木,树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因此树根也侵扰死者。

由此可见周围环境的因素是人们主要参考的一个标准,还有很多环境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对墓穴的选择,由于实在过多也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不幸的是虽然古人为逝去的人选择良好的埋葬地方是为了对死者的尊敬、对生者的祝福,但是盗墓贼也是凭借这种方法去寻找墓穴的。

二、为了防盗古人都用过哪些方法

1、对墓穴本体进行加固式防御

对于这种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在墓室的周边进行石体加固,一般古代有采用整个墓穴用巨石包围和砖砌两种方式。

巨石包围一般是古人选择偏僻的悬崖,利用悬崖上的岩石峭壁开凿出一个合适的墓穴,将墓穴包围的山体则是墓穴的"四壁",因此这种包围的方式一般墙体都十分的厚。在墓穴的正门处都是以巨石作为大门,为了防止盗墓贼的进入,古人会将融化的铁水浇筑于石门的缝隙之处,让整个石门与山壁连在一起。盗墓贼如果没有炸药等威力巨大的工具,是很难打开这个墓门的,

因此崖墓是诸多石墓当中防御力最好的。

崖壁之上的墓穴

砖砌的方式则是在墓室的周围以砖而砌之,咱们画一下重点,墓室的周围不是墓穴。将墓室的上方形成一层厚厚的砖壁,以阻挡盗墓贼的进入。不过这种方式能够起到的防御并不是很强,盗墓贼往往能够轻而易举的进入,虽然在此以后古人采用了以巨石为墓室的墙壁用榫卯结构使其紧密的咬合在一起,但是仍不能够有效的阻止盗墓者的进入。

2、设置疑冢迷惑世人

曹操的早年为了魏国的发展,他也是经常将古墓当中的财宝拿出当作军饷。因此曹操死之前也害怕自己以后的安息被破坏因此设置了很多假的坟墓,相传足足有七十二个。这些疑冢的作用就是将世人所迷惑,因此即便世人得到任何有关于他墓穴的消息,即便是真的进入可能也是空欢喜一场,甚至在墓穴当中的机关能够葬送一些盗墓者。

曹操的一个疑冢

疑冢还有另一种方式"虚实难测",这种方式是通过向世人公开墓穴的位置,这种墓穴当中都会有正常量的陪葬品,不过实际上的尸骸并未在哪里,而是藏在了更为神秘的地方,这其实也是为了给与众人错误的信息,使得古人的尸骨得到安然的保存。

3、用诅咒的方式从精神层面恐吓入侵者

要知道死者一般都是怕生者的,咱们说的并非牛鬼蛇神,而是我国的思想,生者的进入对于死者来说就是打破宁静沉睡。由于死去的人其身躯不能够直接的驱赶生者,因此他们建造墓室的时候就会命人写下很多善入者死等等恶毒的诅咒,这些诅咒虽然恶毒,但是实际上就跟人们骂人一样,并不具备实际的身体伤害。

带有恐怖意义的壁画

由于一般墓室都是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因此光亮的来源仅仅在进入墓穴的生者的烛光或者手电,他们的光亮范围较小,此时的入侵者们往往是精神紧张,十分谨慎,面对这些文字的诅咒和恐怖寓意的壁画自然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最后入侵者的害怕心理占据上风,为此而离开墓穴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攻击,不过这种攻击也是能力十分有限的,虽然能够保护墓室的主人,但是终究作用不大。

4、对铸造墓穴的工匠进行屠杀

这种方法比较残忍,他是通过将铸造墓穴的工匠全部杀死来达成墓穴信息的保密的,也是古代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皇帝一般都是装有无数金银财宝下葬,因此为了防止修筑着自己或者散布消息使得盗墓贼来入侵,因此很多皇帝都会在陵墓修筑完之后将这些工匠屠杀。

为建造墓穴而辛勤劳动的工匠们

有些是通过封死入口,最终让工匠们死于饥饿和窒息,另一种则是直接杀掉。虽然说前期还是美名曰殉葬,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种封锁消息的而展开的灭门活动。不过多次以后铸造的工匠通常都会给自己留一条活着出去的通道,而迷失的消息也是因此被释放出去的。

三、小说中的机关陷阱只有一部分是真的

在盗墓小说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墓室防盗机关,那种凶狠程度往往能让我们看之而后怕,不过实际上来说很多的墓室机关都是假的,他只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眼球的一种噱头,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故事。

1、弓箭与利刺都不是古代防盗墓者的机关

电视剧上我们总能看到在某些阴暗的较多上突然射出箭羽,羽毛的尖头处闪烁着寒光。实际上来说古代的箭大多都是铁质和铜制的,经过数百年的氧化,即便有箭箭的本身也十分脆弱了,通过机关的弹出顶多也只是形成了破碎,不能够直接对入侵者攻击。

2、流沙阵和落石阵确实古代防御的机关

由于盗墓贼需要打盗洞才能进入墓穴,而沙子是一种流体,因此聪明的我都知道这样干挖啥时候才能挖出盗洞来,况且即便挖通了,如果突然有一些猛烈的震动,周围的沙子自然都会抄坑中流动,那么盗墓贼非常有可能被沙子掩埋活活的闷死。

流沙的样子

落石阵的是通过人们触碰或者踩到机关导致机关之间受力平衡导致的,通过这种不平衡让轴承不断转动进而让机关释放石头,掉落的石头才能够伤及盗墓者。这就好比我们先在看到的垃圾桶,如果用脚踩一下他就会开门,不过区别在于即便你松了脚机关依然会被触发。

3、毒气与伏火都是真的但并不是电视剧里那样

毒气好伏火都是古人防御的一种手段,它与电视剧还是有区别的,电视剧中都是古人将毒气放在一些密闭的环境当中,等到人触发释放毒气,而伏火则是一种被触发的火焰。现实是毒气、伏火只是各种动物尸体、粮食谷物等等东西腐烂、衰败后产生的有害气体,这种气体长久的产生积压不被释放因此便困于狭小的空间当中。

深邃的墓室往往充满有毒气体

盗墓者进来一般都会带火把,而腐烂和发酵后产生的可燃气体会被直接点燃,因此出现爆炸和火苗实际上都是正常的事情,并不是机关在作祟。另外毒气当中往往还携带很多病毒孢子,古墓通气之后通过流动的空气到处传播直至进入偷盗者的身体。毒气和诅咒实际上就是人们吸入了过多有害气体而导致的,与那些神乎其神的电视剧介绍实际上并无关系。

结语:

古代逝者和生者的较量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并且二者的防御和进攻模式也在不断提升。逝者从简单的砖砌变为巨石,从防御的巨石再到轴传动的机关等等这一切都象征着古人对墓穴的防御手段不断升级。盗墓者其实也因此而不断升级,从东挖西挖看运气到根据山势水势"分金定穴",从简易的挖掘工具再到"洛阳铲",这都是二者之间的较量。

虽然历史上被偷盗的墓穴很是之多,到时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古代的防盗手段确实有效,他们不仅看到了盗洞同时也看到了因触发机关而葬身于墓室的盗墓贼,可以证明机关确实能够起到保护墓穴的作用。虽然活着出去的盗墓则将宝物换做了金钱,但是他也是用自己的生命所换的,墓穴当中的空气、泥土、灰尘等等都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长下墓的人寿命往往不长,也可能是一种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