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绍兴黄酒带你穿越过去,对话鲁迅,认识一个醉意无限的俏江南

我从来不掩饰我对江南的喜爱,是那里的人、那里的气质亦或是那里的风景都让我着迷。从一开始,我对江南的喜爱与想象都是源于诗句。


诗句中的江南是俏江南,是梦想的栖息地、是文人骚客挥洒才思的地方。

但江南到底在哪里?

世人心中的江南是乌镇的乌篷船、是姑苏的园林小巷、小桥流水、是徽州的白墙青瓦。

但世间还有一处江南,它位于浙江,名为“绍兴”。

关于绍兴的记忆,除了妈妈爱用绍兴黄酒来做菜之外,那便是鲁迅的故乡。

所以从我的记忆中,大家也可以知道,来到绍兴最不能错过的两样东西便是感受文化以及品尝美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个文化绍兴吧。

世间有两种江南,其一是无骨江南,其二是有骨江南

木心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

这话的出处还有一个故事:

童明有一年在苏州大学授课,木心告诉他:有两种江南,一种是无骨江南,还有一种是有骨江南。童明在苏州待了几个月,然后给木心打电话说自己只看到了无骨江南,而木心就问他,去绍兴了吗?绍兴是有硬骨头的江南。

木心先生给绍兴的评价如此之高,足以说明绍兴这个地方的风骨流芳百世。


绍兴的骨,是鲁迅笔下民族的脊骨

绍兴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基地,绍兴出来的文人名人不少。但让绍兴真正走进大家视野中的还是鲁迅的功劳。

鲁迅故里,课本里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都在。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


你可以去试着寻那个刻着“早”字的书桌,试着穿越过去,看一看从前的鲁迅先生。

绍兴的柔情,都藏在了钗头凤里

走出鲁迅故里,沉淀好心情再走进沈园。如果对文学有所了解的,那么对沈园应该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吧。沈园因《钗头凤》名声大噪,从而留名至今。


据说,陆游与表妹感情很好,却一直没有生育,陆游的母亲对唐婉是一直不满意,再加上陆母觉得唐婉没有给陆游带来任何帮助,还耽误了他学习,所以硬生生地拆散了这对夫妻。有一年春天,陆游在沈园游玩,偶遇了唐婉,他们不禁唏嘘,于是他们各自题词一首于墙壁上,名为《钗头凤》。


所以沈园,就成了陆游与唐婉凄美爱情的见证,而陆游与唐婉的两首词也成就了沈园。


姑苏的小桥流水,绍兴只多不少

小桥流水,是整个江南的象征,我觉得江南水乡之地很难作比较。因为在我眼里,江南所呈现出来的感觉大致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夹杂了地域特色。


古镇、流水、桥景、酒香,这是世人笔下的江南,而在绍兴,这一切都再普通不过了。但绍兴的江南风情多了一股书香气以及纯情,也许是历代文人为绍兴留下的文化宝藏吧。


也许文人笔下的绍兴,只是江南的其中一部分,却是他们眼中全部的江南。

在仓门直街,坐乌篷船晃晃悠悠,感受一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怡人自得。

绍兴,一条唐诗之路留下了数不清的诗家的足迹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在浙东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章,在这里走出了一条“唐诗之路”。

来源网络


而绍兴作为唐诗之路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怎么少得了绝美诗句的点缀?

李白,在这里留下他对剡中山水以及前程的憧憬,“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指嵊州、新昌一带)

贺知章在这里留下了乡愁,“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王羲之在这里留下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堪称“圣经”的《兰亭集序》。“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会稽天下本无俦”、“东南山水越为首”,这片土地孕育了秀丽的山水,是佛、道的江南重镇,一条唐诗之路上留下了数不清的诗家的足迹。

去完一趟绍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绍兴是“有骨的江南”了,绍兴的“骨”,是蕴藏了一千年的诗篇、不衰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是壹不正经,用我的所见所闻为你讲述我旅行的故事。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关注或讨论@壹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