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五定举措”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

白银市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全省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对标立规、梯次推进、常态争创思路,以“五定举措”做细、做实、做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一、定量明标,以“清单抓履单”。紧扣紧盯全省标准化手册,量化细化各领域任务清单,推动党支部“照单履职”,防止“多头指导、相互撞车”。以“好操作”为考量。对标全省六本标准化手册分别制定《索引图》和《任务清单》,将农村、国企、机关、城市社区、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211项工作规范逐一分解量化,使每个党支部都有标准可学、有任务可干、有路径可循、有目标可赶。以“接地气”为考量。既全面对表落实全省统一工作规范,又因地制宜做好“+”文章,同步推进全市“人才引育全员化、党建工作信息化”两项重点工作,推动各领域形成“规定动作+2”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白银模式”。以“能推进”为考量。任务清单明确运行标准、验收标准、当前进度、未达标内容和整改时限,基层党支部对照手册抓学习、抓对标、抓争创,上级党组织对照清单抓指导、抓考核、抓评价,形成标准、任务、督导、考评“四位一体”工作闭环,做到“一本手册管到底、一张清单抓到位”。

二、定向创标,以“先进带后进”。坚持分类指导、分级推进,充实完善“对标提质、梯次推进”措施,防止“一把抓、一锅煮”。排好座次定向“准”。分领域开展党支部对标定位、分类排队,把市级命名的党建示范点、各级表彰的先进党支部纳入第一梯队,把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短期能够整改提升的一般党支部纳入第二梯队,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后进党支部纳入第三梯队,形成错时争创、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分步达标指向“准”。坚持“一年一轮次、三年见实效”,每年组织先进支部开展“对标创优”行动,9月底前全部提质达标;一般支部开展“对标提升”行动,10月底前80%以上的达标晋级;后进支部开展“对标整顿”行动,11月底前达到一般支部以上水平。立好标杆靶向“准”。注重挖掘先进典型,加大总结推广力度,分行业分领域培育、选树一批“样板党支部”,采取推广典型经验、编印案例选编、组织现场观摩等办法,引导各领域党支部辩证吸收、科学借鉴,比学赶超、共同提高。

三、定时核标,以“小胜积大胜”。按轴线、分节点推动任务落实,防止“松一阵、紧一阵”。坚持每月“开单问诊”。把握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性、阶段性重点任务,每月形成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提醒单,通过微信群直接传达到乡镇、街道等基层党(工)委书记,督促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标出完成时限,确保“不扑空、不落项”。坚持每季“对标巡诊”。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层层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指导或明察暗访,直接深入支部看成效、找问题,采取“蓝牌”预警、“黄牌”督办、“红牌”追责的方式,督促党支部时时校准“进度表”。坚持每年“观摩会诊”。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采取现场观摩、领导点评、研讨交流等方式,集中看亮点、找差距,学经验、促提升,着力把“点上盆景”变为“线上风景”,把“线上风景”变成“面上生态”。

四、定性验标,以“碰硬求过硬”。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抓实结果运用,防止“宽松软、打和牌”。自下而上“验”。按照基层自评、上级考评的步骤,对达标申报党支部进行考核验收,逐级建立已达标和未达标工作台账,对已达标的动态管理、提标扩面,对未达标的重点管理、限期整改。自上而下“核”。 市、县区委组织部建立抽查复核制度,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对各领域验收达标的党支部进行随机抽查复验,不达标的直接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并重新组织申报验收。由表及里“挖”。针对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进度缓慢、效果不佳的问题,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对83家单位的243个党支部进行全覆盖考核验收,将10个机关党支部直接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限期整改,对评定为“差”的5家市直机关党组织,直接取消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倒逼“主动抓、亲自管”的担当自觉和行动自觉。

五、定制提标,以“常态促长效”。坚持完善机制、常态对标、持续改进、长期提升,防止“推动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提标”不停步。建立定期自查制度,以党支部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以全省标准化手册为操作标准,以各领域任务清单为有力抓手,及时跟进党中央和省、市委出台的新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主动对标对表、纠偏纠差,确保标准化建设不走偏、不走样。“提升”不停步。建立晋位升级制度,持续深化“对标提质、梯次推进”的思路措施,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有侧重、分类别,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质量、减少后进支部存量,着力提高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提质”不停步。建立长期争创制度,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载体、基本保障、基本制度,紧盯党支部建设的短板瓶颈,坚持年年抓培训指导、层层抓对标争创、时时抓巩固提升,下功夫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步杜绝材料达标、台账达标、作用发挥不达标现象。 (魏邦国 吕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