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20年中考政策正式公布

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任何学校不得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不能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空缺名额不补录,弃录考生不能报考其他普高学校;低于普高线的考生不得报读任何普高学校……”6月7日,记者从巴中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我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办法出台,在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探索普职融通试点的背景下,今年的普高招生政策有不少新变化,在秩序规范上更有力度

1 总体要求

“五统一”

由市教育和体育局统一发布信息、统一下达计划、统一志愿填报、组织统一录取,统一注册学籍。

全市共分4个招生区域

市直属、巴州区、恩阳区和经开区总体为一个区域,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各为一个区域。

市直属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市直属、巴州区、恩阳区和经开区招生,另各单列计划120人面向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招生。巴州区、恩阳区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市直属、巴州区、恩阳区和经开区招生。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县域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和公办高中普职融通班面向全市招生。

探索普职融通试点班

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统筹下,省级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54%按比例均衡定向分配到服务区内生源学校,为促进普职进一步协调发展,探索在部分普通高中开设普职融通试点班,将另外下达招生计划。

2 招生政策三大变化

“公民同步不自招”

全市所有高中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同标准、同方式、同步骤招生,一律不得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

“空缺名额不补录”

正式录取但无故逾期未报到注册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因放弃入学资格而出现的空缺名额,不予补录。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也不得报读其他任何普通高中学校

“控制线下不录取”

低于普高最低录取控制线和综合素质评价为D的考生不得报读任何普通高中学校,包括民办学校。

3 招生录取

中考后划定录取线

中考成绩发布后,市教体局将结合招生计划、中考成绩划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普职融通控制线),低于控制线和综合素质评价为D的考生不得报读普通高中和普职融通班。

中考成绩发布后,自愿就读民办学校的考生(含艺体特长生),可以与民办学校实行双向选择,民办学校根据核定的招生计划,依据中考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在划定的普高最低控制线上预录新生(艺体特长生也必须是文化、专业双上线)。

7月26日前,民办学校上报资料,由区县教科体局审核后报送市教体局核准纳入提前批录取,提前批录取学生不参与志愿填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待公办学校录取结束后,在计划内继续协议录取,报市教体局备案核准后注册学籍。

一旦录取不能转移

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填报了志愿且一旦录取,将不允许作任何转移,包括到市外就读。各学校原自主招生所设特色班级均纳入志愿填报,由学校按志愿录取后自行编班。

弃录名额不补录

考生可8月10日前到录取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无故逾期未报到注册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因放弃入学资格而出现的空缺名额,只用于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安置,不面向市内补录。

返乡毕业生就读统一调配

返乡初中毕业生和随迁子女异地参加中考就读我市普通高中的,在8月20日前持学生身份证、毕业证、准考证、中考成绩证明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科登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并依据中考成绩按比例折合后,统一调配并上报审批。

4 志愿填报

填报时间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志愿一律登录网址(http://zk.bzszb.cn/)网上填报。模拟填报时间为6月15日至23日,6月24日对模拟填报的所有数据清空。正式填报时间为7月24日9时至7月26日24时。

共6个批次志愿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含五年制大专)学校招生志愿共按6个批次设置,分别为提前批(民办学校预录新生、艺体特长生)—重高志愿—普高志愿—普职融通—五年制大专—中职学校;具体学校的批次设置,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教育部门网站查询《巴中市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志愿批次设置表》。

这类情况不填志愿

市直属公办普高面向三县招生纳入同批次填报,民办学校由考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不填报升学志愿。后续录取只能在最低控制线上进行,不得录取已被其他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

5 艺体特长生招生

报名与测试时间

据了解,体育特长生考试与体育考试合并进行。根据《巴中市2020年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实施办法》,有意向报考的艺术特长生于6月25日至30日网上报名。特长生专业测试由市教育和体育局统一组织,于7月15日至16日进行。

艺术特长生分为二大类

全市2020年高中艺术特长生共分为音乐、美术二大类,音乐类具体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朗诵四项,考生任意选考一项;美术类考生需完成素描、色彩、速写三项。

最低分数线

艺术特长考生于7月下旬同期填报志愿,分别划定文化科目和特长考试最低分数线(文考最低控制线为:省级示范高中400分,市级示范高中300分;特长考试总分为100分,省、市级示范高中最低控制线分别为:80分,60分)。

录取额满为止

在文考和艺考双上线的基础上,依据“文化上线、专业优先”原则实施录取,依据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额满为止。专业成绩得分达90分的,文化成绩可在最低控制分数线下降低50分录取;专业成绩达到95分(含)以上或获得省级以上相对应项目赛事三等奖以上的,可破格录取。

6 政策性照顾

以下各类人员有照顾或优待

1.我市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给予扶持,市级以上公办示范性普高划出不低于5%的名额,最高可降低60分录取。

2.优质高中面向服务区内切块定向生最高可降低10分录取。享受定向分配指标的学生,必须是在本校初中一年级入学并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正常转学的学生,必须是读满2个学年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军转干部子女不受此限)。

3.符合条件的烈士、现役军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员、高层次人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等群体子女入学,按规定落实相关优待政策。

7 招生纪律

招生纪律“九严禁”

严禁封锁招生信息;

严禁强迫、误导和篡改考生志愿;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

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或控制分数线下的学生;

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

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报名、安排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严禁任何学校、任何机构、任何组织及个人为违规招生提供支持。

规范秩序“三一律”

所有考生必须遵守招生规则,必须尊重志愿、履行志愿,凡通过志愿填报且被正式录取或自行到民办学校签订了入学协议并缴费的一律不得更改录取结果;

申请到市外升学的考生不填报市内升学志愿,凡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律不得跨区域入学;

对超计划、违规选拔、违规跨区域招收和转学的学生一律不得办理学籍注册转接,并严肃追究违规学校责任。

违规处理“三加强”

加强对招生学校管理:对违规学校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等荣誉性称号并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对校长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直至撤职等行政处分。对严重违规的民办学校给予压减当年或次年招生计划、取消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办学许可的处罚;

加强对培训机构监督: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对违规参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校外培训机构,直接吊销办学许可证,把严重违规的学校、培训机构、校长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加强对主管部门督促:对不能有效防止和纠正辖区内违规招生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通报当地政府和按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8 特别提醒

一是省教育厅严禁跨市州掐尖招生,不要相信任何培训机构声称为外地学校组织的提前选拔、特殊培养等信息;

二是不要相信任何个人、社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声称有“内部指标”、代理招生、有偿招生、买卖生源等信息和诈骗行为,如遇相关情况,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三是不要相信任何非官方网站或新媒体提前发布的招生录取信息;

四是不要与机构签订与招生有关的承诺、协议书等;

五是不要相信任何学校、机构、个人给予的违规招生和学籍注册承诺,要严防在招生过程中上当受骗;

六是要切实对自己的考试升学事项负责,要保管好自己的信息和密码,严防泄漏和篡改;

七是已被正式录取的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学校报到注册,无故逾期未报到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八是广大考生及家长可登录“巴中市教育和体育局网”或“巴中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了解考试招生政策。市教育体育局设立了咨询举报电话:0827-5260311、5270015、5263783,欢迎广大考生及家长咨询举报。

链接 今年我市部分学校招生计划

巴中中学900人

巴中二中800人

巴中三中470人

恩阳中学1000人

南江中学1260人

南江长赤中学800人

通江中学850人

平昌中学金宝校区1400人、新华街校区980人

龙泉外国语学校580人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440人

巴中光正实验学校240人

西南大学第三实验学校300人

巴中绵实外国语学校300人

(注:由于我市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设普职融通试点班,其招生计划还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