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后,跟银行协商还款,为什么银行永远都不会同意?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提前消费已经成为当前大众主流的消费方式之一,而信用卡则是这一消费方式的重要工具之一,人人都持有一张或者几张信用卡已经成为常态,可是很多人对信用卡的透支失去控制,超出自己的还款能力,导致信用卡出现逾期,然后又想着跟银行协商,但令他们失望的是银行坚决不同意,那么银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原则性问题

信用卡的用途主要是提前消费或者应急用,所以银行才设定了一个免息期,就是为了给持卡人一定的时间准备资金,到还款日时候能够还款,但是如果到了还款日持卡人不还款,那就会形成拖欠,而持卡人行为则属于违约行为,已经违背了契约精神,这时候找银行协商,银行不同意是因为银行只想按约定收回全部的信用卡拖欠款,持卡人违约是持卡人的事,但银行不想打破这个常规,必须按约定还款,是银行所坚持的原则。

同意跟持卡人协商说明银行已经做出让步,同时也意味着银行为了钱妥协了,这要传出去对银行日后的催收有一定的影响,要是大家都认为银行为了能够收回信用卡拖欠款向持卡人妥协而同意协商,人人拖欠后都来找银行协商,不协商不还款,给催收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银行必须一开始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持卡人按约定还款。


银行的收入问题

银行的收入除了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之外,有一部分是来自信用卡的利息和滞纳金收入,我们都知道信用卡逾期会产生一定的利息和滞纳金,而信用卡逾期的利息是很高的,如果持卡人逾期后找银行协商减免部分利息或者滞纳金,那银行是不可能会同意的,按约定银行收取逾期利息和滞纳金是合法合规的,没理由给持卡人减免,而且这部分的利息和滞纳金是银行的收入来源之一。

若是大家逾期后都找银行协商,而银行都同意给持卡人减免利息或者滞纳金的话,银行的收入就相应减少,那银行肯定不同意,当然持卡人不还拖欠款和利息以及滞纳金,银行也会有损失,但是银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还有手段针对持卡人,而这个手段就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原因。


银行可以起诉或者报案

信用卡逾期不仅会使持卡人的征信变黑,超过一定的期限银行可以起诉持卡人,一般来说经过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未还款的,银行都可以起诉,若是持卡人逾期金额超过5万元,经银行催收无效后,银行还可以报案抓持卡人,所以如果银行不同意协商后,持卡人继续拖欠,执意不还,那银行只能起诉持卡人,或者报案抓持卡人了,不管是起诉还是报案,对持卡人来说后果都很严重。

一旦银行起诉后,持卡人还是未还款,那么法院会将持卡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持卡人从此成为失信人,出行受限制,不能乘坐飞机和高铁,不能进行高消费,持卡人的孩子不能上私立学校,孩子毕业以后不能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影响重大;若是持卡人拖欠金额超过5万,银行报案的话,持卡人免不了蹲几年牢。

综上所述,有些信用卡逾期后,跟银行协商,银行永远不同意的原因主要是银行有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要为自身收入问题考虑,同时又有法律法规为其催收保驾护航。



既然已经出了问题,那么现在该做的事积极协商还款

1、想尽各种办法凑钱尽量还款,让银行减免部分利息违约金。然后一次性还清。

2、主动联系银行说明逾期情况,争取免息分期的机会。

3、努力工作,提高收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整理债务,合理规划还款,协商二次分期,停掉利息违约金,分1-5年偿还。及时止损,避免起诉。

特别是信用卡逾期以后,要及时停息止损,否则债务长期积累会恶性循环,到最后赚的永远没有还的多!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不因债务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