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从禁飞到取消!背后是中美三轮不在谈判桌上的激烈博弈

6/6号的时候,美国运输部搞出了个大消息,从月中开始全面禁止所有的中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甚至还可能提前开始禁令。

结果,不到48小时,美国政府就又发出了消息,放弃了禁止中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的计划。

什么情况?美国政府现在这么不要脸了,反复打脸已经成为常态了?

或者是中国怂了?还是美国怕了?

其实我们看到断航又复航的并不是全部,这中间包含了中美至少3轮的背后博弈和交锋。

第一轮是2月份我们国内疫情初期美国单方面断航(限制14日内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

彼时我们中国的疫情一枝独秀,全球疫情并没有大规模爆发,中国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被断航只能一脸懵。然后谴责两句了事,毕竟美国只是“第一个带头限制中国人入境”,又不是只有美国对中国做了限制。

第二轮是3月份国内疫情接近尾声,全球国内疫情开始爆发期间,中国为了防止境外疫情的大规模输入,实施了5个一政策。

所谓“五个一”政策,是指中国民航局在疫情特殊时期所要求的,自3月29日开始实施的“一家航空公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的砍国际航班政策。

疫情发生前,共有30家国内航空公司和123家外国航空公司执飞至我国的国际客运航班。

疫情发生后,有11家国内航空公司和95家外国航空公司因疫情暂停执飞我国的国际客运航班。“五个一”措施实施后,这11家国内航空公司和95家外国航空公司未被允许参与运营“五个一”航班。

而美国的航空公司自然就在这11家未被允许参与运营“五个一”航班之列。

第三轮就是目前这一断航又复航的“闹剧”了。

随着中国疫情的逐步控制以及海外回国需求的日渐高涨,不少在疫情初期停飞的航空公司,也动了恢复航班的念头,包括美国的两家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和美联航,就提出了希望在6月恢复飞往中国航班的申请,但至今没有获得中国民航局的批复,因为在“五个一“政策下,中外航司在飞国际航班必须在自3月12日起的国际客运航班时间表里,才能继续飞行,并只能保留“一周一班”。

而在3月12日之前,美国的航空公司就已完全停止了飞往中国的航班,按照上述规定,要想再恢复中美航线就不符合要求了。

于是美国有点急了,其实也不算美国急,美国一直都是这种谈判策略,先把王炸扔出来,狮子大开口,然后再慢慢的砍价,协商。

美国说到底还是利益为主,美国航空业已经很惨了,中国现在这么新冠疫情属于风险最小的地区了,看着别的国家赚钱,自己肯定眼馋,中国居然不合作,先给他个下马威。

而中国也顺驴下坡,在美方发布禁令后的13小时内,中国民航局就发布了新的措施

从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选择一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一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而美国交通部虽然取消了中国公司禁令,但是,同时也发文了,只允许1-2家中国航司执行中美航线,所有中国的航空公司加在一起,每周总计最多可执行两个往返美国的客运航班。

至此,美国取消禁令,中国小幅让步,双方双方暂时达成一致,一次不在谈判桌上的谈判暂时告一段落,双方三轮交锋结束。

结语

从报道上我们部分人可能看到的是美国朝令夕改,反复打脸;也可能有部分人看到的是中国在美国的高压下服软认怂。

其实从整个事件来看,这就是一个生意,一次没上谈判桌的谈判,没什么阴谋论,反复打脸也只是表象,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在竞争中合作,大家都有钱赚。

只是中美两国的谈判策略不同,中美之间就像打牌一样,中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出牌,美国则是跟牌的时候仗着自己有王炸,几乎是瞎几把出牌,只要比你大就行了,出完了大牌看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