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部署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坚决遏制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多发频发势头

华声在线5月7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永涛 通讯员 刘灵宁 周闯)当前正值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刻不容缓。近日,湖南召开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交流视频会议,要求坚决遏制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多发频发的势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省野生蘑菇资源丰富,有毒野生蘑菇已成为我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致病和致死因子,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野生蘑菇生长成熟季节,多发生在我省山区、林区农村家庭,基本为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导致。风险分级提示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亚稀褶红菇、日本红菇、大青褶伞菌等均存在很高的中毒风险。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进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宣传预防、应急救治、防控保障等机制,实现今年全省农村居民毒蘑菇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中毒事件和人数继续下降的预期目标。

省食安办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刘湘凌表示,宣传教育是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各地要抓住宣传教育这个“牛鼻子”,从群众的亲身体验出发,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切实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各地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区域负责、任务分片、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位,把压力传导到位,确保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