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上)

12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对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

“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激发新干劲、创造新业绩”的鲜明主题,明确了“五抓五提升”的总抓手。

开展“五抓五提升”战略行动是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在我市的具体展开,也是我们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实践载体。

1

抓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总量,就是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壮大实体经济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早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重返全省首位,切实在全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为此,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省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合考虑我市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以及与京津和雄安新区产业对接融合的现实需要,基于前期研究谋划的基础上,全会提出了“4+4”产业格局:着力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节能环保四大产业。

“4+4”产业格局是我市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做到“五个强化”,确保每个产业都有载体、有抓手、有项目,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要强化协同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推动全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三要强化项目建设,提供产业发展支撑,切实在做“实”上下功夫。四要强化改革开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五要强化农业农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抓攻坚提质,提升城区品位,就是要对标先进城市,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省会城市迈进

城市是吸引聚集产业、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全会明确,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契机,把城市建设管理攻坚提质,作为“五抓五提升”的“先手棋”和“当头炮”,率先发力突破。

把中央商务区精心打造成为省会1号地标。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功能中心、对外交流窗口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北京CBD中心区以北京市万分之四的面积,创造了全市3%的税收、4.5%的营业收入、5%的GDP,每平方公里生产总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多。

所以,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必须把打造一流的中央商务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要积极学习借鉴上海浦东新区金融中心、北京金融街等地先进经验,高效有序推进车辆厂片区、解放广场片区、老客站片区改造提升和长途客运站搬迁改造提升,大力实施湾里庙、南三条市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自强路金融创新开发区整治提升改造,确保一年一个新变化,切实将其打造成为城市记忆与现代产业交融、彰显省会特色的标志性区域。

坚决打好主城区提质和县城建设攻坚两大战役。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创建的有效机制,确保2020年跻身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快马加鞭推进滹沱河生态修复,按照“一年出形象、两年见成效、三年成精品”的要求加快推进,着力打造成为生态河、产业河、文化河、民心河。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集中开展环境卫生、街道外立面整治、黄土裸露地面整治等行动,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建设、街道景观提升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加大环城水系、民心河、太平河等城市水系改造提升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调节、景观游憩等功能。

尽快补齐老旧小区管理、停车场建设、市区交通出行三个短板。要让老旧小区“换新貌”,分期分批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要让停车更方便,规划建设一批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停车设施,加强停车管理;要让道路更顺畅,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让老百姓出行更快捷。

大力推进四组团县(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把正定、藁城、鹿泉、栾城作为拓展城市空间重要战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布局、一体建设管理。要加快谋划建设联通组团区的快速通道,特别是要加快正定新区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打造先导区,进一步提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

切实织好水、电、暖、气、路“五张网”。统筹地上地下一体规划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紧紧抓住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管网升级改造,加快雨污分流、废热入市等工程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和组网步伐,加大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力度,努力构建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2

抓精准治污,提升大气质量,就是要围绕3年内大气质量排名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倒十”的目标,瞄准节点打出一套污染治理组合拳,奋力夺取蓝天保卫战阶段性胜利

全会强调,污染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是我们面临的一场严峻“大考”,必须以更强的信心、更硬的举措,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瞄准目标、科学精准抓。全会印发了《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进位总体方案》,明确了大气质量“退倒十”总体目标、节点要求和具体措施,这是我市向省委、省政府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企业、具体环节,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发起冲刺,一微克一微克地往下去抠。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升级优化大气环境综合分析、动态评估、决策支持等系统,进一步健全“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线上监测与线下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提高精准治霾的实效性。

强化责任、严管重处抓。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并执行好“问题、责任、整改、效果”四个清单制度;夯实基层环保责任,深化网格精细管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铁腕处理。

绿色发展、山水一体抓。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扎实推进太行山生态绿化、通道绿化提升等工程;大力实施市域内河流、纳污坑塘、黑臭水体等综合整治;推进全民共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

抓县城建设,提升县域实力,就是要坚持大手笔、高标准建设,推动县城容貌显著改观,明年所有县创建成省级园林县城、排名全省后30的县全部出列,力争早日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2017年,全市掀起了县城建设攻坚热潮,大力度拆除“两违”,为县城建设拆出了空间;大手笔推动县城建设,努力补齐短板,着力打造亮点,县城承载能力、容貌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正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2个县荣获了“省级洁净城市”称号,3个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5个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在未来一年,我市将持续攻坚打好县城建设翻身仗。以创建“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洁净城”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督导考评力度,争取更多县城进入全省前列。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各县(市、区)要强化主体责任,大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力争实现全国经济百强县“零”的突破。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提供政策支持。

4

抓工作落实,提升作风效能,就是要以落实论英雄,持续深入开展重点工作大督查活动,促进各级干部勇于担当担责、敢于改革创新,比学赶超、争创一流

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全会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决定》,在工作方法上求创新、求突破,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效落实。

深化“双问计”活动。实践证明,“双问计”是我们推动落实的行之有效方法,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对上问计要抓延伸,对下问计要抓拓展,大力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活动,有效推动末端落实。问计内容要抓深化,找准问题症结,聚焦改革重点,以“双问计”扎实开展,促进改革深入推进。

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要围绕把工作成绩考实,加大反映高质量发展、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考核权重,强化分类差异化考核和重点任务考核,确保考核更加精准有效。统筹抓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绩效考核,不断激发干部工作动力和激情。同时,要完善并执行好容错纠错办法,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壮胆。

开展有效督促检查。要突出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关系发展全局、关系百姓利益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问题,要搞好科学量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建立台账、列出清单,一项项督导销号。要解决问题,坚持“事不过三”,决不允许不摇头、也不点头,决不允许来回踢球、循环运转、久拖不决。要创新方法,探索开展回访调研和访谈约谈等方式,充分发挥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广泛邀请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提高督查实效。

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支持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充分履职、依法履职,不断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动双拥共建工作,切实凝聚起最广泛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抓落实的最强大合力。

扬帆图新志,奋进正当时。全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担责、接续奋斗,为开创新时代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新局面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