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户户通”,把好路修到家门口

“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是我省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的基本标准,也是世居乡村的群众的期盼。2019年年底以来,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与村庄规划相衔接,以多种形式调动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合力推进“户户通”建设。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累计完成1083个行政村,完成比例26.1%。日前,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单县与巨野县的部分村庄,实地了解“户户通”工程建设情况。


在自家门口铺路,村民齐上阵

在巨野县柳林镇,记者看到,平坦的农村公路在成排的杨树之间向前伸展,穿过两侧成片的绿色农田,连接起一个又一个村庄。在陈庄行政村,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正停在路旁,将铺路材料灌进两辆三轮车的后车斗。

胡同里,四位村民手持铁耙,把已经运送到院门前的铺路材料摊铺开来。一位村民推着手扶式路面摊铺机,仔细地将水泥路面推平。

64岁的村民张秀梅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家就在这个胡同里,“户户通”工程在村里开展后,她跟老伴和邻居一起出工,为整个胡同铺路。“这些工具是咱村里帮忙联系、提供的,自己家门口的事儿,咱自己就能做得了。”看着已经铺上水泥料的半条胡同路面,张秀梅笑容满面。

临近正午,正在家门口铺路的村民们没有丝毫倦意。他们站在明晃晃的阳光下,继续配合着往返运送铺路材料的三轮车,想尽快出门就能走上平整干净的水泥路。

在单县蔡堂镇郝庄村,“户户通”水泥路面的铺设也正在紧张进行着。村民蔡明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以前出去赶集,一下雨,村里的路就大坑小坑的都是水,不好走。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路边的绿化也挺好,咱心里也高兴。”

正在修缮该村主干道的项目经理刘岩介绍说,该村有3条主干道、12条巷道,目前巷道路面硬化已经完成。


“户户通”与村庄规划相结合,村民迈进乡村风景画

在巨野县柳林镇毕庄村,一条水泥路主干道贯穿全村,并与村外的乡村公路连接。从主干道延伸而出的巷道,又将全村的居民院落与主干道紧密相连。从村口望过去,交通布局十分顺畅。无论是主干道两侧还是村民家门前,都有小花圃式精致的绿化布置。草地间,各色花朵从低矮的木栅栏里探出头来,迎接艳阳与暖风。主干路旁,两排一人多高的绿叶灌木枝叶交错,像是在村民的院墙外撑起了一片画布。

随意转进一条巷子,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巷道与主干道一般干净、平坦,垃圾被统一扔进主干道旁的绿色垃圾桶里。

“村里的‘户户通’涉及20余条胡同,建设标准是水泥路面,现在已经实现了100%覆盖。建设成本方面,一平方米路面村民承担6元钱,剩余的费用都是镇上补贴。如果巷子特别窄,户数较少,施工时三轮车开不进去,就铺砖硬化,镇上出砖,村民出工。”说到此处,该村村委会主任史秀云指了指一条由砖块铺路的巷子。

史秀云介绍说:“‘户户通’政策公布后,村里的160余户村民都很支持。路面修好后,由于家门口就是干净的硬化路面,村民的卫生意识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村里有分类垃圾桶,路好走,运垃圾的车每天都会来,垃圾不会堆积。”

正在家门前晒太阳的村民王正起说:“我今年77岁了,以前我们村很落后,土路上常有砖头、瓦块。现在一收拾,路变宽啦,路面也平坦、干净。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变好了,会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以前路不好走的时候都不愿意出门,俺现在也更愿意在村里遛弯了。”

不远处,慢悠悠骑着自行车的老人和开心地蹬着儿童车的小孩子一起,从阳光下的花圃旁路过,跟邻里打着招呼,沿着村里的主干道渐渐走远。


“小”路面带动村经济,村民都能享受“交通红利”

“以前村里是土路,想招商,路不好走别人也不敢来。人家一看路面,就说运输不行,东西运不出去。自从村里修好路,我们又紧接着挖通了下水道,还加强了道路两旁的绿化。现在村里的街道管理、卫生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村里又引进了很多新品种树苗,正发展集体经济。我们目前以种植桃树为主,两年半到三年时间就可以结果子。路已经修好了,等结了桃子就能顺利地运出去卖掉。”在柳林镇郎庄村,村支书郎中潮欣喜地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道。

在柳林镇水牛李村,“户户通”工程已经完成,平整的路面从主干道延伸向幽深的小巷子里。从巷口望过去,可见阳光倾泻、绿叶露出墙头。白墙红檐、圆形限高标识、小花园……这些建筑设计与自然景致搭配在一起。

据柳林镇政府工作人员李峰介绍,柳林镇有“户户通”任务的村共30个,共计118公里,目前已有18个村完成任务,累计完成32公里,占该镇总任务量的近30%。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建设力度,确保今年8月底全部完成。


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

我市按照“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的基本标准,结合实际硬化农村通户道路,以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计划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

除纳入近三年内搬迁、撤村并居、社区和城区建设规划、“两新”融合的村庄,以及远离村庄的散居户(15户以内)和常年无人居住户外,剩余行政村将全部实施通户道路硬化。据统计,我市共有4147个行政村需实施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约132.6万户。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083个行政村完成,完成比例26.1%。

根据要求,农村通户道路建设规划应与村庄规划有效衔接,与撤村并居、村庄建设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生态风貌保护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同时,科学安排,避免“前建后挖”,造成投资浪费。具体实施中,我市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