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带你走近——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一封家书,带你走近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经典名篇。1940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前往莫斯科参加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与配乐工作。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冼星海和苏联人民一道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为了安抚相隔万里之远的妻子,冼星海却谎称在苏联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


本期由福建博物院与《文化生活报》共同举办的“院长说文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冼星海在苏联时期,化名“黄训”写给自己妻子钱韵玲的信。信中提到的“妮娜”,是他当时年仅两岁的女儿冼妮娜。



第1章

-THE FIRST-


两地遥隔 能不依依——冼星海写给妻子的信

洗星海和妻子钱韵玲


玲:


匆匆别后不觉已届两度寒暑,两地遥隔,能不依依?时为秋凉,尤望加衣珍重。别后想必学业进步,身体健康。我在这里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工作更比以前进步,见识亦较以前广泛,身心非常愉快。


妮娜在你殷勤爱护之下,必定很幸福地过她的生活,亦必比以前更天真活泼了。她这一幅小面孔,我时常都怀念着她,今年她是两岁了,长大一些还是送她到幼稚园,免得你分心,有碍工作和学习。


我们今后更要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的各方面。我总有这样的感想,我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但我们在现在的环境,应该更努力去学习和工作。比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就是锻炼自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苦干和谦虚的精神,我相信你比我做得更好,我时常提及无非就是勉励我们加紧日常生活。


的确地我在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得到许多宝贵的教训和经验,我想在不久,我们可以见面团聚彼此交换一些过去经验和意见,又是何等愉快的事呢。现在你更要安心工作,我回来时必定带给你许多安慰和愉快。


妈妈生活不知道怎样?!我怀念着她如同怀念着你们一样,我深怕老人家生活又成问题!你是否仍然每个月给她写信?你可记得这一件事,不然老人家在上海是孤苦无靠的怎样度过这样的生活呢?或许你明白我为什么许久没有给你写信的原故,现在因有机会可以带信,顺便写几行,聊解你和妮娜的远念。愿努力、珍重!


代候好友们的安好 不另


黄训(冼星海的曾用名)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八日



第2章

-THE SECOND-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冼星海家书(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他在缺衣少食、频频失学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少年时代。酷爱音乐的少年冼星海,刻苦钻研音乐,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他先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半工半读。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于当年冬天启程前往巴黎求学。在巴黎的最初几年,他做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看守电话的佣人……繁重琐屑的工作里,他抽出仅有时间学琴、读谱、练习作曲。巴黎寒冷的冬夜,青年冼星海在门窗破裂的一间七楼斗室里,点灯写作,借风述怀,写下三重奏《风》。此曲经电台播出引发关注,冼星海因而结识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随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杜卡斯的学生。


冼星海喜欢看法国国庆游行,法国国歌声中民众爱护祖国的热情,猛烈地敲击他的心灵。想到多难的祖国,他于悲痛中起了挽救祖国危亡的思念。


1935年冼星海回到了上海,刚开始以教别人拉小提琴和为一些电影创作音乐为生,后来他加入了上海演剧第二大队,并跟随这个大队到全中国的各个地方去宣传抗日思想。这位年轻的音乐家从工人、农民和学生的喜怒、呼喊和抗争中吸收力量,用于音乐创作。这些作品不仅民族风格极其明显,而且传唱度极广。


在武汉组织群众歌咏活动时,冼星海见到延安来的青年,发现他们“非常刻苦、有朝气、有热情”,深受感染。正当他在打听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他决定,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去延安。


“在延安,他不仅入了党,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在鲁艺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冼妮娜生于延安,后来花很多时间研读关于父亲的史料。


1939年春,延安一个宽大的窑洞里正举行晚会,诗人光未然一气呵成地朗诵完新作《黄河吟》。冼星海听罢,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要为诗谱写成“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精心的准备后,冼星海6天完成《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并指挥鲁艺学员反复排练。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著名记者斯诺在看过演出后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的、中西合璧的乐队。”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这是周恩来听闻此曲后发出的赞誉。


在留下传世名作的同时,冼星海仍然在艺术上不断探求与拓荒。“我为建立中国的新音乐奋斗了多年,这种音乐必须真实地表现人民的心灵和具有新的形式、新的和声。”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自己的追求。


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离开延安前往莫斯科,为完成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与配乐工作。然而,突然爆发的苏德战争,让他进退维谷。受困在蒙古和前苏联期间,冼星海因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先后染上肺结核、心脏病、肝肿大、腹膜炎等多种疾病。疾病缠身,他却仍笔耕不辍,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交响乐》等作品。


1945年5月,他因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但为时太晚,不幸于1945年10月30日去世,年仅40岁。在病榻上,他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却再也没来得及见见母亲、妻女,没有看到他期盼的新中国成立。


(本文作者系福建博物院院长)



第3章

-THE THIRD-


读《冼星海家书》而感——印青

印青观冼星海家书感言手稿


读冼星海家书,感慨万分。1940年,冼星海受党中央委托前往苏联完成重要的音乐工作,因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而无法回国,在苏联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身体状况也不断恶化,一次偶尔机会匆匆托人带信给国内的妻子,就在这“顺便写几行”的字里行间里,透出他对妻子、女儿、母亲的无比思念和牵挂,令人为之动容。尤其是为了免除相隔万里之远的妻子的担心,竟谎称自已“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其用心良苦亦令人感动不已。


更令人崇敬的是,信中体现出了冼星海崇高的境界和坚定的信念,他勉励妻子在艰苦的岁月中“应该更努力去学习和工作,比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就是锻炼自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苦干和谦虚的精神”,民族精神和气概跃然纸上。这就是冼星海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能谱写出一首又一首激越、悲壮、豪迈的歌曲,激励着千万中华儿女为拯救民族危亡、振兴民族大业而浴血奋斗的精神力量所在。他对祖国和人民深切的爱、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尽显在他每一件作品之中,也饱含在他的家书之中。


作为党的文艺工作后来者,我们要用更好的作品讴歌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用音乐激励人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以此来传承冼星海的精神,继承冼星海的事业。


(作者简介:印青,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一级作曲,原总政歌舞团团团长。)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