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中国的“情人节”你知道吗?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这元宵节的来历已是家喻户晓。

以下这些元宵节冷知识,你可曾了解?

1.元宵节也是古代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不少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因此元宵节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2.为什么要张灯结彩?

唐代的很多节日习俗都和佛教有关,元宵节燃灯就是这样。在《药师经》里,燃灯能够驱邪和祈福,另外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有佛舍利在空中放光,时间正好对应了中国的正月十五,所以随着这些经典在唐代的流行,正月十五元宵节放花、燃灯的习俗也就在唐代传播开来了。

我们今天说的“火树银花”,正是当时燃灯的实际描绘。当时的花灯叫“灯轮”、“灯树”,是一轮一轮的灯盏,越往上越窄,有点类似缠绕了彩灯的圣诞树,所以叫“火树银花”。

3.元宵和汤圆,你分得清吗?

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元宵是馅料和糯米粉滚出来的

汤圆是像包水饺那样包出来的

做元宵,首先需将馅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做汤圆,有点像包饺子: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快到了,愿人月两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