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五品邮:照邮票顺序,“孔庙”“孔府” “孔林”一路走去

2012/8/29曲阜“走邮票”



因为自己曾经在土耳其担任过中东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于是今年暑假外出旅游首选山东,去曲阜拜会我们的孔圣人,去看看“三孔”,即“孔庙”、“孔府”和“孔林”。

记得“三孔”邮票发行时,我刚好回到国内,邮票在厦门同安区的启悟中学举行首发式时,厦门市邮协特意安排我出席首发式,于是我满怀欣喜写了随笔——《孔夫子,您好》。

欣赏“三孔”邮票在先,拜会圣人故里在后,于是依照邮票的先后顺序“孔庙”、“孔府”、 “孔林”一路走去,就有了一种“走邮票”的感觉,一种集邮者别开生面的脚踏实地。

我差几个月就满六十岁,按照国人算年龄的规矩,我凭身份证第一次享受了老人半价票的待遇,不过我立马后悔了,因为导游发门票时我一眼就瞥见了全价票上的“大成殿”80分邮资图案,但转眼我又喜笑颜开,因为半价票上也有同样面值的邮资图案。哈哈,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邮资小图案!

天上淅沥沥下起了中阵雨,雨中走“孔庙”“孔府”,一次走完,在孔府出口处有一邮亭,虽然人去亭空,但一枚纪念印戳留在亭前的板台上,供人自由取用,很是温馨。

从“孔府”到“孔林”有一段路,导游问大家是乘电瓶车还是坐马车,我立马应答“马车”,结果全团无人反对。当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1989年发行的“孔子诞生2540年”纪念邮票的第二枚“周游列国”,孔子他老人家的坐驾可是牛车,牛车马车同类项,搭乘电瓶车该有多么地无趣!

游毕“孔林”,出口处蹲着一尊绿色的邮筒,美好至极,此时门票上的三截副卷已经分别被各个景点撕走,门票出落成一枚体型标准的明信片,我在雨中匆匆写好地址,再小心翼翼把它投入邮筒,我留心了一下,不无遗憾,因为整个旅行团只有我一人有此雅好。

回到旅行车上,我向大家宣布了我的集邮情趣引发的小动作,许多人这才注意到门票上的邮资图,一时后悔不已,我的脸上则洋溢着集邮者骄傲的容光,今后若组集《孔夫子》一框邮集,此片也是极好的素材。

车在雨中驶离曲阜,我默默地对“孔林”那远去的邮筒说:如果你在筒上有一行投邮的温馨提示,不仅能增添游客的揽胜情趣,没准还能培育出一拨又一拨新的旅游集邮爱好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