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兵法详解篇:姜子牙教你处世哲学 (二)

所谓六韬, 乃是指六种秘密的谋略,亦即论述战争,讲述政治的六种韬略,分别是文、武、龙、虎、豹、犬六卷。

笔者会带大家深入了解太公兵法的精髓,希望能够对在看的诸位有所帮助。

六韬全篇是通过对话形式进行讲解,分别是文王与太公的对话,武王与太公的对话,笔者不讲全篇,取其精华之语,说给大家进行理解。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 

译:太公说:“奖赏贵在守信,惩罚贵在必行。奖赏守信,惩罚必行,是人们耳朵能听到、眼睛能看见的。即使是没有听到和看见,也都会因此而潜移默化了”。诚信能够畅行于天地之间,上通于神明,更何况是对人呢?”

笔者理解:我们有时候做管理,会对有的小奖赏不以为然,觉得大家不会在乎,于是就忘了奖赏或不奖赏,而在惩罚的时候呢,却又太考虑情分而不去做出惩罚,殊不知所有一切大家都会看到眼睛里,有情分的就知道做了错事上司不会狠心处罚,上司说奖赏的,大家都知道不一定会兑现,所以奖励不能够起到激励作用,而惩罚又不能起到给大家示警的作用,这其实也是不诚信的表现,也就难以服众了。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译: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之徒,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进用,党羽少的人就会被排斥。这样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贤能,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凭借虚名骗取爵位,所以社会越来越混乱,国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

笔者理解:上有所用,下有所好,但有时候用人并不能单纯以众人称赞者为佳,还是要有自己对人才的评判,不至于落到受人蒙蔽的境地,或者是用到了沽名钓誉的小人。


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译:太公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周密地察明敌情,抓住有利的战机,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给予迅猛的打击。”

笔者理解:孙子也说过,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利,收集信息是第一步,根据信息找出战机是第二步,高效执行是第三步,这三步走乃是战争胜利的底层逻辑。


太公曰:“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译:太公说: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情况,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什么人,又了解他亲近什么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

笔者理解:观人之术必然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但这其实只是观察其个人,太公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其实可以看他对人的亲疏远近,也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太公曰: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译:太公说:真正的智慧不显现出智慧,真正的谋略不显现出谋略,真正的勇敢不显现出勇敢;真正的利益不显现出利益。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象猎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享兽肉的欲望;也象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河成功,大家都达到了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归附他,这是别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真是微妙啊!、微妙啊!

笔者理解:此段打击只需理解太公的核心意思,做事要有高级目标,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就好像商人如果只想搞钱,就会陷入与民争利的局面,而真正的大商,已然在潜移默化中取走了大的利益,并且还会取得好名声。 二者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太公曰:“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好利者可遗(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廉洁而不爱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缓者可袭也,刚毅而自用者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

太公说:所谓十种缺点就是:勇敢而轻于赴死,急躁而急于求成,贪婪而好利,仁慈而流于姑息,聪明而胆小怕事,诚信而轻信别人,廉洁而刻薄部下,多谋而优柔寡断,坚强而刚愎自用,懦弱而依赖别人。

勇敢而轻死的,可以激怒他;急躁而急于求成的,可以持久而拖垮他;贪婪而好利的,可以贿赂他;仁慈而流于姑息的,可以骚扰疲惫他;聪明而胆小怕事的,可以胁迫他;诚信而轻信别人的,可以欺骗他;廉洁而刻薄的,可以侮辱他;多谋而寡断的,可以突袭他;坚强而刚愎自用的,可以算计他,懦弱而依赖别人的,可以愚弄他。

笔者理解:太公列举了人的十种缺点,和应对的办法,大体都是兵事的运用办法,在商战中,也可以转化一下,灵活运用,可得奇效。比如急躁求成者,在商业谈判中就可以持久拖他,多谋而寡断的,就可以突然袭击提出条件,以让他无法决断。坚强而刚愎自用的,就可以用小手段来算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