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也爱茶?我爱的不是那茶,而是那茶壶的壶趣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我开始喜欢收集“壶“了,喜欢收藏不同形制的壶,喜欢收藏不同材料的壶,喜欢紫砂壶的多样形制,喜欢铜壶的坚实和厚重,喜欢壶上刻着的文字和图案,喜欢中国的壶,也喜欢外国的壶。只要是壶,无论什么材质,无论什么形制,无论什么图案,看着我就心动。

记忆中,老家烧开水的大片子铁壶,挂在一个吊钩上,正对着火炉的柴火,旺旺带烟的火苗,不大功夫,煮沸了水,水从壶口溢出,浇到火炉里,炉灰水气飞扬,赶紧拿下大片子壶,把开水灌进电壶(保温瓶)里,或者倒入搪瓷缸里沏茶,那茶水清香甘甜,还带有柴火味,令人回味无穷。日积月累,大片子壶身积了厚厚一层积炭灰,壶内有厚厚的水垢沉积(山泉水矿物质多),壶是越来越重。



记忆中,在我上小学期间,镇上来了一个四川的铜匠,能打造各种铜器,特别红火的生意是打造铜壶,东镇街上大多数人家都打了一把或多把铜壶。壶的形制不错,小巧而且实用,壶上没有什么文字和图案,算不上艺术品,却是东镇的记忆,能装1.5斤重甜杆酒,人们把此壶用在八大件子席上盛酒分酒,因此大家叫它为铜酒壶。



记忆中,去西班牙游学,被西班牙的瓷器所吸引,阿拉伯风情、色彩艳丽的壶,特别让我着迷,形制、色彩、图案、质感,都让我喜爱,花费不少购入了一组壶,带回中国,放在家里,不舍得使用。也是从那时开始,我追问着瓷器的历史,探索瓷器的世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与绘画、书法艺术密切关联,要了解瓷器,就必须学习绘画史、书法史,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对器皿的形制有特别的热爱,专程到景德镇、到龙泉去参观学习,了解瓷器的发展历史,并且购买了比较喜欢的茶壶、茶杯等瓷器。



近几年,随着我行走世界范围的扩大,随着我读书的深度的增加,虽然我控制着收藏壶的欲望,但还是购入了超过50把壶,并且购买的力度越来越强,购买的频次越来越多,对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对壶越来越有情感,越发喜欢壶了!



2012年公司成立10周年庆,我负责购买了百多套礼品,选择的就是一套朝阳产的古瓷茶具,一壶四杯,放在一起,样子别致,款式典雅。我特别喜欢红色的那套壶,放在卧室里,有时坐在沙发上,拿起壶倒上一杯香茶,感觉很是闲适,给我的居家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


大前年,陪着父母去旅行到南京、上海和杭州,在上海一家茶具商店里,购入8把不同形制、不同图案的紫砂壶,在南京中山陵,购买了一把中山陵纪念紫砂壶,价格非常便宜,好像不到一百元;前年暑假,与几个同学一起到西藏旅行,在纳木那错的晚上,从西藏人的商店里购买了一把铜酒壶,壶的形制特别好,壶上的图案也非常的美,质感厚重有力,壶的底部有乾隆的标志。


不管壶是真是假,在买卖壶的过程中,与藏民饮酒交流很是有趣,这把壶记载了我们三个同学在海拔4800米喝酒的故事,在西藏礼品中心,我购买了四套尼泊尔产的合金酒壶,阿拉伯风格,一壶六杯,样子非常好看。原本想作为博物馆的商品,结果全部让我送出去了,送给了老师和同事,代表着浓浓的情义,没给自己留一套。


从西藏回到安康老家,在文昌路旧货市场里,我一口气淘到了4把铜壶,都是本地的老物件,上面有着文字与图案,是安康有钱人家的物件,反映着安康民间历史的记忆,现在放在东镇老家的书房里,给我的书房增添了些许乐趣,回老家时,我总愿意拿出不同的壶来,与家人一起品酒交流。



几年前到朝鲜旅行,被景区里礼品商店的木制葫芦状的漆器壶吸引,一壶四杯,果断买下,带回家,现呈列在我家的博古架上,时不时的看上几眼,带给我以不同的体验。



去年到布鲁塞尔参加展会,期间我到一家家居用品商店逛逛,被一把铁壶的样子所吸引,越来越喜欢,于是购买了两把。一把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父亲,父亲非常喜爱,很多日子都用此壶沏茶;另一把壶,放在我东莞家里的博古架上,一次也没有用过,时不时拿到手中把玩、欣赏,回想在布鲁塞尔的时光。



从布鲁塞尔回来,直接到新马泰旅行,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的礼品商店里看到一把大铜壶,上面刻有阿拉伯的图案,很有特点,更有旅行的记忆,我买下来,现在放在我东莞家中的博古架上,代表着阿拉伯文化,增加了我客厅的文化元素。在北欧的家居生活馆里,我购买了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茶壶,放在成铭茶舍里,放在我家里的博古架上,可观、可用、可欣赏。


半个月前,登罗浮山,我们拿着茶壶茶具,登到飞云顶,沏上一壶清明前的绿茶,几个人饮着香茗,看着山下的风景,聊着有趣的登山故事,很是惬意。



今年春节疫情期间,我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旅行,看到土耳其人丰富多彩的壶形,选购了两把阿拉伯风情的镀铜壶,一大一小,其材质是合金的,壶上的图案是伊斯兰教的花草植物元素,很是漂亮,现在放在我的博古架上展示,还不曾使用。



前天,从安康回东莞,开车停在服务区,发现有一家生活馆,其中的铜壶、铁壶很有特色,精挑细选,购买了三把壶,其中一把作为礼物送朋友了,一把陶瓷壶放在陶炉上煮水,水温下降慢,保温效果好,泡的茶好喝。


从收藏壶的过程中,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进入了人类的器物历史,进入了审美的境界,壶中有乾坤,壶中有文化,壶中有历史。也许,因为我喜欢在山顶或半山腰房子前、院坝里或窗户前,坐在休闲椅上,泡上一壶茶,放在休闲桌上,手捧一本书,一边喝茶,一边看山下及远处的风景,晒晒春天的太阳,吹吹夏天的凉风,看着秋天满山的红叶,欣赏冬天的银装素裹,所以我特别喜欢壶。也许,是壶的形制多样、材质多样、色彩多样,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可以把玩和思考的空间与内容很多,所以我喜欢收藏壶。也许,是壶承载了我旅行的记忆,在不同的地方买把壶,以后看到壶回想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不致忘记了曾经走过的山山水水,走过的城市与乡村,以及在旅途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作者 I 王贤胜

写作时间 I 2020年4月8日

写作地点 I 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