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拼搏却把自己炼成了"打杂的",多半都是踩了这坑

小张的爸爸是某机械厂的车间主任,他是从学徒工一步步干出来的。不仅车铣刨磨钻样样精通,而且能识图、会画图(用纸笔画)。提到老张的能力,全厂没人不服,因此,小张从小就崇拜他爸爸,立志长大后要成为爸爸那样无所不能的人。

小张学的是机电专业,刚工作时就很突出,因为他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强电、弱电、PLC等都有实战经验,尽管还比较肤浅,但比那些还没脱离书本的应届生强了不止一点点。

小张清楚自己的优势,这是他在大学期间努力的结果,为了这,他甚至免费帮老师打工。他想保持并强化这种优势,因为他的目标是成为爸爸那样的"全面手"。所以他工作非常积极,领导安排他到哪儿,他就在哪儿认真干,而且常常主动加班,他觉得哪儿都有可学的。因此他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很融洽,大家对他的印象是积极、阳光、充满活力。

就这样过了几年,小张觉得自己越来越忙却越来越不充实。别人说他是"多面手",他觉得自己是个"打杂的",因为自己一直在重复已经会了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些低技术层次的,只需要一些经验就能胜任,他只不过是这类经验比别人会的多点罢了。

虽然小张一进公司就在技术部,可到现在仍然做些外围工作,更多的是和生产部或品质部的衔接。而真正的产品研发类工作却极少有机会参与。但同期来的、甚至比他后来的同事,基本都参与到产品的各项研发项目中去了。

小张为此找领导,领导首先赞扬了他的工作,并强调了他的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团队合作、敬业精神以及他的职业前景等各方面与他深谈。领导告诉小张:像他现在这样,接触的范围更广,以后更容易走管理路线。并答应考虑让他更深入的参与项目。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张偶然发现在技术部,自己的岗位级别仅比文员高。那些比自己职级高、比自己待遇好的同事中有不少上班时间就是在用公司提供的或自己找的各种资料进行学习,而他自己则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小张彻底不平衡了,又去找领导,领导告诉他这是根据公司的相关制度定的,并且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因为公司对薪资待遇是保密的。

此时小张在心里有一万只曹尼玛奔过,他开始关注网上的招聘信息。

几家约他面试的公司都是对他的"全能"感兴趣,说技术部门非常需要这样有协调能力的人才,有的被他拒绝后还打电话要他考虑考虑,他礼貌的回绝后心底只闪过一个字:滚!

后来小张才知道,几乎没有公司愿意从低层次开始培养三十岁以上的新人,他已经被工作经验陷住了。

也许是抗争,也许是赌气,也许仅仅是为了缓解生活压力,小张转型做起了销售。艰难的渡过了转型期的阵痛,一切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小时的理想,做"全面手"成了他心底永远的痛。

如今小张的儿子面临高考,在谈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时他告诫儿子:

只要勤奋,任何人都能同时掌握多种低层次的技能。随着经验的积累,部分人能将这些技能融会贯通,成为这个级别的"能人"。

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足以养家糊口了,但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在某一领域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至少能甩开大多数同专业的普通人。这时,你就成了这一领域的"专家",你在这一领域才有话语权。

真的到了这个高度,你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因为现在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但在自然界中,世间万物没有一样是孤立的,所以要想继续深入,就必须向相关领域延伸。像这样能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就是真正的"大师"了。

所以,你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为之奋斗。记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