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绪帝假意顺服,伺机接近慈禧暴起杀人,能不能夺回权力?

光绪帝的维新变法,让人感慨万千,既感叹于光绪皇帝的年轻冲动,推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政策,也佩服他为了国家富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梁启超对光绪的维新变法评价非常中肯。

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饮冰室文集》

对于光绪帝维新变法的积极意义讲的非常清楚,开启了救国图强新的篇章。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百日维新,刚刚亲政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剥夺了一切权力,彻底打入黑暗的深渊,从此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直到悲惨的死去。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于是很多人遥想历史,思绪万千,不禁想到,光绪帝虽然被剥夺了一切权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经常能够见到慈禧,如果光绪皇帝假意顺服,放低身段讨好慈禧太后,等到接近慈禧太后的时候,突然暴起伤人杀害慈禧太后,这样能不能够改变自己的结局,重新夺回权力?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设想。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方面,光绪没有这样的胆量和能力。另一方面,光绪就算杀了慈禧太后,也拿不回权力。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光绪没有胆量和能力刺杀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从光绪小时候起就一直有意识的驯服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这么做,一方面是痛心于当年对同治帝疏于管教,导致同治帝英年早逝,另一方面是要在童年光绪帝的身上种下畏惧的种子,方便操控。光绪帝的童年就是在慈禧的阴影中成长起来的。慈禧对于光绪帝动辄呵斥打骂,罚跪。光绪帝的童年有多悲惨,我们可以看看相关资料的记载。

翁同龢第一次见到光绪,就觉得他面色苍白,神情萎靡,目光呆滞,尤其是身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一看就是发育不良的状态,不禁一阵心酸。——《翁同龢传》

除了光绪皇帝的老师,宫中的太监在事后的回忆中也指出了光绪皇帝在慈禧的打压下有多可怜。

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盖凡人当孩童时,无不有父母以亲爱之,顾复其人,料理其饮食,体慰其寒暖,虽在孤儿,亦必有亲友以抚之也。独皇上五岁(实为不足四岁)登基,登极基后无人敢亲爱之,虽醇邸之福晋(即光绪的生母),亦不许亲近,盖限于名分也。名分可以亲爱皇上者,惟西后(慈禧)一人。然西后骄侈淫佚,绝不以为念。故皇上伶仃异常,醇邸福晋每言辄涕泣云。——《宫中日记》

正是在慈禧太后这样的刻意打压和压迫之下,光绪皇帝对畏之如虎,这也是慈禧为了长期掌控权力所要达到的结果。光绪帝对于慈禧畏惧到了骨子里头。这件事连梁启超这样的外臣都看出来了。

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戊戌政变纪》

光绪皇帝本身体格柔弱无比,体弱多病,而且性格无比的胆小怕事。从幼年起太监们就故意虐待他,慈禧为了打压他,甚至给光绪吃腐臭的食物。光绪帝有一次饿得狠了,甚至去偷太监的食物吃。以至于光绪从小营养不良,瘦弱不堪,体弱多病,真要按你说的暴起杀人,能不能打得过慈禧还真的两说。而且光绪帝胆子极小,有一次陪慈禧看戏嘴上嘟囔一句被小太监听到了,小太监当场厉声质问你说什么?吓得光绪帝不停作揖赔礼。连小太监都不敢得罪的人,你还指望他暴起杀人?

光绪皇帝不得统治阶层人心,慈禧却广受拥护。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领导的权威和权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说你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就可以随便发号施令。这是对领导权力的误解。根据政治学的定义,权力的来源总共有三种,第一种是继承而来,由于血缘关系或者其他的各种纽带关系,从上一代人手上继承而来的权力。第二种是职位带来的权力,就是组织赋予你职位,这个职位给你带来权力。第三种是人格魅力带来的权力。你本身非常的有本事,有魅力,无数人处于仰慕等目的而自愿追随你。

这三种权力中,最脆弱的是第一种,你的权力的来源,和你本人没有任何关系,真是因为血缘关系才获得。最牢固的是第三种权力,你的权力完全来自自身的能力。而光绪皇帝的权力就来自于第一种,也是最脆弱的一种。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三种权力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领导的权力,来自于底下人的拥护。所以高明的领导者,都会用利益团结一批人围绕在他身边,拥护他,保护他,这样他的权力才有意义。

慈禧废除光绪皇帝的权力,是受到包括满清皇室在内的统治阶层的一致拥护的。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由于做法过于幼稚和激进,使得他彻底失去人心。这一点可以从当时舆论对康有为的看法中看出人们对光绪皇帝的态度。

“伪六籍而灭圣经,托改制而乱成宪,伸民权而无君上,实属士林败类”

张之洞更是直言不讳的批评康有为

邪说暴行,横行天下。——《劝学篇》

可以说,满清上上下下,对于光绪皇帝失望到了极致,慈禧出来囚禁光绪帝,是顺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期望。而且慈禧权谋治国手段高超,看看她是如何来评价维新变法的。

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慈禧太后传信录》

大家看看这番话说的多有水平。她并不反对变法,只是康有为这些宵小之徒借着变法的名义想要窃取权柄,祸乱国家,我这次出来收拾乱局,是为了打击不法之徒稳定国家,至于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富强的政策,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推行,大家不用担心我因噎废食。

这段话,既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把消灭维新派说的冠冕堂皇,获得了保守派的支持,又笼络住了支持维新的地方督抚。

而且慈禧太后执政这些年,确实是在进行了一些富国强兵的措施,同时提拔了大量亲信,皇宫内外都是支持和拥护慈禧太后的人。所以光绪帝就算铤而走险,侥幸成功暴起伤人,刺杀了慈禧太后,那也是没有用的,最终也难逃一死,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给大阿哥溥儁让路,让他得好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