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豬王之爭生變:溫氏股份肉豬銷量下降,首季出欄量被牧原反超

牧原股份與溫氏股份的“豬王之爭”,出結果了。

4月23日晚間,溫氏股份發佈了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1.2億元,同比增長27.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9.67億元,同比增長252.94%。

報告期內,溫氏股份銷售肉雞9.25億隻,銷售肉豬1851.66萬頭,依然保持著上市公司中肉雞、肉豬年出欄量龍頭的地位。

不過,從養豬業務來看,溫氏股份的出欄量相較於2018年度的2229.70萬頭,下降了16.95%,與牧原股份比起來,降幅不小。

2019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025.33萬頭,與2018年1101.1萬頭的銷售量相比也下降了,但降幅是6.88%,比溫氏股份小了不少。

反轉發生在2020年一季度。在發佈2019年年報的同時,溫氏股份還發布了2020年一季報。2020年1~3月,溫氏股份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225.26萬頭,而同期,牧原股份銷售生豬256.4萬頭,實現了對溫氏股份的反超。

在此之前,牧原股份的市值已經遠超溫氏股份,成為了新任“豬王”。截至4月23日收盤,牧原股份的市值已高達2822億元,而溫氏股份為1620億元。

如今,在出欄量上,溫氏股份也輸給牧原股份,溫氏股份頭上頂了多年的“豬王”桂冠真的要被徹底被搶走了嗎?

不過,溫氏股份雖然賣的豬比牧原股份少,但是賣豬的收入卻仍然比牧原股份高。2020年一季度,溫氏股份的銷售收入為98.04億元,而牧原股份為80.05億元。

溫氏股份解釋稱,受全國豬肉市場供給偏緊的影響,生豬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公司肉豬售價同比上漲193.69%,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13%。

豬價上漲影響的不只是溫氏股份,為什麼牧原股份賣的豬多,收入卻低?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於,溫氏股份賣的是肉豬,包含毛豬和鮮品(主要是白條豬、豬肉分割品、凍品等);而牧原股份既賣商品豬,也賣仔豬和種豬,而且一季度賣的仔豬數量高達105.7萬頭,佔總出欄量的比例超過了41%。

可以說,在“豬王”的寶座上,溫氏股份僅剩最後一絲顏面了。

值得一提的是,溫氏股份在年報中提到,公司要在2024年實現超過5600萬頭的肉豬出欄量。在此之前,溫氏股份還提出過,通過“內生髮展為主,外延合作為輔”的方式,要在2027年實現7000萬頭的肉豬出欄。

來源:市界 作者 雷彥鵬

作者:XXX;來源:市界;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