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取决于基因,10%取决于于社会因素,8%决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60%取决于自己。可见,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

之前看过一条新闻,说是湖南的一位老人每年冬天都要穿几十件上衣和裤子,抱着火炉仍觉得冷,就是夏天也从来不穿短袖。后来究其原因发现他是从老伴去世以后才开始觉得冷的。更确切的说是因为心冷,老伴儿的离开给了他很大的打击,生活上没有了陪伴,精神上也没有了支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冰凉的、遥远的,面对未知的将来,有一种恐惧和深深的不安才导致想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

不良情绪是使人致病的一大“元凶”。美国一生理学家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伤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由此可见,情绪对身体之外的水都能有如此大的影响,更何况我们的身体呢?

皇帝内经上也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虑伤脾胃”我们的喜、怒、哀、恐惧等情绪皆影响到我们的五脏六腑,我们也往往能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其个人情绪,心理健康情况。那些经常出现头疼、胃痛、失眠、血压增高等症状的人往往和经常性的悲伤、抑郁有关,癌症患者也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压抑自己某方面的情绪,悲伤、愤怒或其他,各种溃疡多和心理压力有关。

红楼梦中林妹妹总是很忧伤,经常哭泣,最终死于肺痨。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也都属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各种情志活动都有抒发感情、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但是一定要适度,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被情绪控制,要做情绪的主人。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人们通常在稍感身体不适时候不加注意自己的情绪,不去觉察和调整自己,使自己的情绪继续发酵,逐渐的,身体从无关痛痒的不适转化成疾病才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第一反应是去医院,其实,药物在身体恢复健康中起到的作用不到10%,也就是说90%都取决于自身的免疫力,这就是为什么医院要求住院的原因—静养,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才能觉察到真实的自我,觉察自己的情绪,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寿命比较长的动物乌龟,或者植物中的大树等都是非常静的)

事实上,很多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身体不适,患有躯体疾病时,往往同时伴有情绪上的变化,容易烦躁、焦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不称心;而情绪不佳时,也会感到躯体的不适,如心情抑郁时肠胃不适、食量顿减,焦虑不安时头痛晕眩,情绪激动时心跳加速,等等。由此可见,情绪和疾病的确有着一定的关联,情绪与身体健康互相影响。

意念振动频率200是一条分界线,当个体的意念振动频率达到200并高于200时,个体处于正能量充满身体时,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和恢复,而个体意念振动频率低于200时,个体被负能量所掌控,人就很容易生病。如果一个人整个被痛苦和沮丧淹没,那么这些病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比如喜欢指责别人,大概振动频率只有三四十。当不断指责别人、抱怨、沮丧的过程当中就消减自己很大能量,所以振动频率低于200的人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病。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人们达到开悟时,人们的意念振动频率介于700—1000;处于600时,人在平和中;处于540时,人在喜悦中;处于500时,人融于爱中;处于400时,人在明智中;处于350时,人在宽容中;处于310时,人在主动中;处于250时,人在淡定中;处于200时,人在勇敢中。处于175时,人在骄傲中;处于150时,人在愤怒中;处于125时,人在贪欲中;处于100时,人在恐惧中;处于75时,人在悲伤中;处于50时,人在冷淡中;处于30时,人在内疚中;处于20时,人在羞愧中。

如何提高振动频率呢?培养自身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看书学习、修炼、开悟,让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与和谐融入自身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心态成熟了,自身的意念振动频率也就自然地纳入了大于200的范畴,身体自然健康。

当一个人满怀爱、感恩、满足感时心情会变的开朗并有有强烈归属感,同时心脏会分一种激素,在它的作用下,神经系统渐渐放松,压力也得到舒缓,体内组织的供氧量大幅增加,身体恢复速度进一步提高。此外,人在感恩时身心都趋于和谐,在这种状态下,大脑与心脏的工作效率也是最高的。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面对时会有不同的解释和态度,也决定了你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逃避,如果总是执着于一件事情不放,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心魔,它会诱惑你让你一直痛苦下去不能自拔,无数人都在思维中挣扎,如果你不伤害自己,没有人能伤害到你,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思维。改变思维,调整情绪,不要让它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生活、工作、身体健康。

本文作者:孙丽 , 国家二级心里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亲子关系导师,擅长领域: 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情感、婚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