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行业正蓬勃发展,实体商家和中小企业如何借力?

一年前的今天,可能知道小程序的只有跳一跳,到现在小程序基本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小程序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50万,覆盖200多个细分行业,日活跃用户达到3亿,吸引超过150万个开发者、2300个第三方平台加入,同时带动就业104万。而有专业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小程序数量预超1400万。

与小程序行业蓬勃发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体行业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工厂倒闭、店铺关门、利润稀薄、跨界打劫!

或者说,眼里只有实体生意思维的老板,生意越来越难做!

做生意的逻辑彻底变了!当一个人的时间有4个小时都在手机上,你的实体店招牌做的再好、再靓丽夺目,能让人注意到吗?

哪里存在大问题,哪里一定有大机会!微信小程序横空出世,加速线上线下融合,用互联网技术为实体产业赋能!这个影响到全国未来5-10年的商业变革,你能从中分一杯羹吗?更重要的是,你能抢先分到那一杯羹吗?

小程序有没有“先来后到” ?

爆款小程序越来越多地在这个市场上出现,很多人甚至鼓吹小程序没有先来后到只说,入局者只需要思考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以及做的产品形态能否活下来。

人家只是说说而已,你要是当真了,等到小程序泛滥时再入局,哭的就是你自己!

我们从没有看到一个商业形态在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后期的机会是一样的。 不管是淘宝、跨境电商、还是公众号,在早期进入的都是可以用极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回报,后进入的投入数倍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达到同等效果!

我们以公众号的推广为例,最早拼团、砍价、投票甚至是分销玩法刚出来时,那吸粉速度绝对惊人,当年中粮、切糕王子、幸福西饼......... 都是靠着营销玩法迅速积累几十万粉,后来跟着玩的商家也不少,却很少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了。

为什么?除了微信针对诱导分享开始有一些限制之外,更多的是这些玩法大家见多了,一般的活动已经对他们没有了吸引力。

同样,在小程序在存在这样的现象。拼多多通过拼团裂变,后来也有很多公司照搬他的玩法,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了。

所以小程序也讲究先来后到,越早做获客成本越低,成功的概率越大!

商家和中小企业如何借力?

既然小程序存在先机一说, 那商家和中小企业首先就得趁同行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占得先机。我知道有个手机零售商,在小程序刚出来不久抢注了XX(品牌)手机专卖店,每天到他小程序店铺的自然流量就有好几百,做了半年多,总流量接近6万,配合店里搞的活动,每个月轻轻松松多卖几十台手机。

如果你没有一个自带流量的好名字,就得在小程序推广上下工夫了。程序时期,信息分发完全以人为中心,不是货架,也不是公众号的推送,而是人驱动人进行快速裂变。

比如你在微信群聊天,一个朋友发来一个小程序卡片,打开发现是一个特价商品的团购页面,你很感兴趣,准备把它买下来,这时还缺两个人才能拼团成功,于是再分享到其他的群。这就玩成了一个闭环!

所以当用户通过小程序电商消费时,实际上是一个用户将其消费理念传递给另一个用户,进而抹平认知差异,这才是小程序电商的深层逻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户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