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苏州的GDP追上深圳,会与上海双核发展吗?

先来看几组城市的基础数据!

苏州的总面积为8657.32平方千米,总人口1074.99万,GDP为19235亿元。

深圳的总面积为1997.47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343.88万,GDP为26927亿元。

上海的总面积为6340.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2428.14万,GDP为38155亿元。

面积与人口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资源,而GDP则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两者数据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目前,上海是中国城市第一大经济体,深圳排名第三,苏州排名第六。但从差距来看,苏州与上海、深圳都有一定的距离。

苏州的城市级别仅为地级市,也是中国GDP十强中唯一的地级市。2019年的苏州公报中显示,苏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13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908.9亿元。虽然苏州的三产服务业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其他高等级城市而言,差距还是明显的。

苏州的社会发展水平非常发达,按常住人口计算,苏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92万元,折合当时的汇率为2.6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1.8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1.3亿元。其中苏州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686.2亿元,所以苏州的城乡发展非常出色,城市、县城、农村基本没有区别。

当我们想到苏州,或许都会认为是一座强市,但我们会拿苏州去和上海、深圳等城市去比吗?其实,仅仅在几年前,苏州的GDP与深圳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如果说当年苏州一举超越了深圳,能够与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双核吗?这一切如今已经不得而知,就算苏州如今已经很强,但在很多人心目中,苏州依然可惜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无疑是最为逆袭的一座城市。深圳从广东宝安县海边的小渔村起家,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科技、金融、航运之城。短短几十年,沧海桑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在1996年之时首次超越苏州,之后一路披荆斩棘,位列中国城市第三位。

我们再来看下2010的数据,当时的苏州的GDP为9228.9亿元,深圳为9773.3亿元,两者的差距仅为500多亿。而不到十年时间,两者差距已经扩大到了7000多亿。当年的500多亿,确实算不上什么,如果当初苏州咬咬牙追上深圳,是否能改变自己在长三角的地位?

​苏州的经济缺乏后劲,是因为没有科技、医疗、交通、金融等资源的强力支撑。其实深圳在综合性方面也是较为缺乏,如果苏州能维持高位的GDP,或许也能拉动自身软实力方面的提升。但苏州的天花板显现得太早了,早已经进入了自身的瓶颈期!如果当初江苏全力支持苏州,那么苏州有机会能与上海成为双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