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牵手的岁月~我家的古董缝纫机

说起家用缝纫机,九零、零零后的小伙伴们肯定是一脸茫然,别说家里没有,就是连见都可能没见过吧?也难怪,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如今在高效、便捷的生活中已难觅它的踪影……

1老物件里装满了美好回忆

多年前父母喜迁新居,本打算把那台“飞人”牌缝纫机丢弃不要的,想着谁还会鼓捣那个“铁疙瘩”,再说她老旧的外表也和现代的家装不搭呀,可是母亲早已铁定了主意,连夜为她赶制了一件漂亮的外套,像迎新嫁娘一样把她请进了新房。

母亲说,这台缝纫机是姥姥以前用过的,那个时候缝纫机可是个稀罕物,左邻右舍的经常来借用,家里缝缝补补的活,还有大人孩子的衣服全靠她做,每到腊月,姥姥就开始日夜为孩子们赶制过年的新衣服了,舅舅、姨姨们和我妈的,一共六套一件不少。

我问,六套?不是八套吗?姥姥姥爷自己的新衣服呢?妈妈说,她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有啊,做好放柜子里了。可是等到大年初一,每个孩子穿上新衣来给他们拜年时,见到的却还是平时穿的那身,只不过洗的更干净、颜色也似乎浅了一些。

母亲说着说着,眼角又湿润了,“要是他们还在该有多好,自己做不好咱就去买,让他们体体面面的穿回新衣服,天天都穿新衣服!”,边说边抚摸着缝纫机的转轮,像是和老友对话,我悄悄的离开了。

2老物件焕发生机展活力

“闺女,过来,帮我认根针”母亲低着头,脸凑在缝纫机机头前正发愁呢,这些年她的眼睛花的厉害,眼力也大不如从前了,“您看您,费那事干嘛,缺啥咱买不就行了”,我嘴里嘟囔着还是把线穿好了,“啥也买?天天(我儿子的小名)的裤子破了个大窟窿,你这当妈的也不知道补补?”,看着母亲驾轻就熟的完成了她的作品,一个小太阳的图案巧妙的补在了破洞的地方,下面的衬布是橘黄色的,与周围的咖色协调一致,显得更加时尚活泼,我顿时被她的惊艳表现所吸引,央求着母亲也教教我。

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会拉着母亲和我一起“创作”,从简单的一字线条开始,到旋转线、交叉线、回字线再到缝衣服、做裤子、做窗帘、做被套……手法也日渐娴熟。

3老物件找新主人让爱传递

一天,我兴高采烈的拿着一件新做好的挎包给母亲看,虽然款式普通,但上面的花鸟图案却很不寻常,那是我花了三个晚上,用各色彩线一针针缝上去的,“嗯,不错,图案美观、色彩和谐,创意新颖主要是这针脚既平整又均匀……”老妈连连点头,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过了一会,老妈转身去打开衣柜,从里面一个带锁的小抽屉里拿出了一样东西交给我,那是一个红布包,我新奇的打开一看~“合格证”原来是那台缝纫机出厂时带的,上面的日期是一九六九年八月上海,“以后她就是你的了,这是你姥姥传给我的,现在我传给你,她给咱家服务了快半个世纪了,希望你能好好爱护她,使用她!”

如今那台略显老态的缝纫机,偶尔也发个小脾气,不是断线就是皮带掉链,但我依旧会好好安抚,悉心调换,因为她牵引着三代人的情感,缝纫着三代人的眷恋……

小伙们,你们家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