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正确处理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大约从1月龄开始会有“脾气”,这在很多大人眼中看来是不可理喻,认为“小小的人居然还有脾气”。其实,从孩子第一次对你摇头,第一次对你说“不”的时候,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就开始了。


因为孩子小,语言表达和情绪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当他遇到不满的时候,他会直接的用行动表现出来。这个行动很可能就是发脾气,甚至扔东西或者咬人等。对于小龄段的宝宝而言,这可以理解为“正常”的反应。

但是面对孩子的脾气,父母并不应该“不作为”。一味地告诉孩子“你不可以这样,不能乱发脾气”是不凑效的。当儿子1岁左右时候,有段时间经常会发脾气打人。我曾试过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反复告诉他“不可以打人”,效果甚微。后来,我不断地反思是不是自己沟通方式有问题。之后尝试换一种角度,告诉他可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

我对孩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妈妈遇到不好的事情,也会非常生气。但是妈妈不会乱发脾气不会打人。你如果觉得生气,你可以试着大喊两声,或者非常生气的话,去踢踢我们家的墙,当然如果踢着觉得脚疼,那就不要再继续生气了。”渐渐地,这个说法比较奏效。当然,说教都是时过境迁之后,千万不要试图在孩子发脾气过程中说教

孩子发脾气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很简单:平静中断。

什么话也不要说(此时说教是不起作用的),把孩子带到没有“观众”的地方,让他自己停止他的“表演”。不要给予他的脾气过多的“关注”,如果在家,大人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告诉孩子,“发完脾气可以找妈妈,妈妈现在要忙了。”一般不超过10分钟,孩子会自己觉得无趣,停止哭闹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无理要求,家长千万不要妥协,如果妥协一次,孩子下次会变本加厉的哭闹去得到他想得到的结果。

此外,可以给家里设置一个地方专门给孩子用来发脾气。比如:生气窗台。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去生气窗台大喊或者打垫子抱枕,或者涂涂画画。这个地方要是孩子专属的区域,孩子在里面发泄情绪时,别人不得侵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千万不要试图制止孩子生气,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去排解这种情绪。

规矩和原则,很小的时候就必须树立。这与爱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