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旅游四川的西南片区13、观红嘴鸥沉醉昆明历史境界

走马观花旅游四川的西南片区,

13、观红嘴鸥沉醉昆明历史境界

(内容提要:昆明现实景观美好,旅游人赏心悦目得到享受。历史文化丰厚,与成都、与都江堰市都有联系。幸运的是笔者还在这里,邂逅了鸟儿的精灵红嘴鸥。)

现在回忆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根据导游图我在昆明去过的地方如下。4月9日去过翠湖、圆通寺、动物园、金殿等;4月10日游海埂公园、大观楼,滇池、西山龙门等。随身行李就放在招待所自己的房间,外出只是携带塑料水壶、零用钱以及导游图等。

昆明翠湖景观图片


先说翠湖公园。网络载:该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公园原名“菜海子”,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园中两道长堤相互绵亘,分湖为四部分。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为昆明一景。园内碧波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翠湖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我来到的时候,整个公园区域里满是翻飞红嘴海鸥。游园的许多人都向海鸥们抛撤各种食物,完全是一幅鸟和人和乐共享的场景。这时还听到有人惋惜十分地说,这些鸟儿马上就要飞走了?!再见到它们要等年底11月份。翠湖公园里就有一座“海鸥老人”的雕像,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吴庆恒的爱鸥老人。老人生前几乎冬季每天,都步行十里来翠湖给红嘴鸥喂食。像吴庆恒老人这样的爱鸥人,在昆明市民中还很多。

自从1985年由于偶然的强寒流的侵扰,红嘴鸥群改变了迁徙的路径,飞临了春城昆明以后。可爱的红嘴鸥们就没有与春城人爽约过,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它们就会来到春城越冬。天使般的红嘴鸥如约而至,从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成群结队地到来,然后第二年4月初再飞走。笔者这次到昆明,有幸和这些可爱的鸟儿们相会了。

昆明的红嘴海鸥图片

同样网络载:2019年在昆明的红嘴鸥,数量达到了40800只左右,为历年来昆明越冬数量之最。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呈基本稳定的状况,数量均在4万只左右。根据昆明市鸟类协会的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只有1500—9000只左右。到2009年,增加到了32400只左右,总体呈增长趋势,

翠湖公园里有几院陈旧房屋连在一起的地方,有介绍文字说这里是当年云南讲武堂所在地。共和国十位元帅中的两位,朱德和叶剑英都从这里走出来。朱德元帅参加过推翻满清王朝,在云南统治的“重九起义”。1911年10月30日是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昆明发生革命事变,故称“重九起义”。

朱德元帅是共和国和军队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后来井冈山产生了朱德、林彪、陈毅、罗荣恒四位元帅,和大将之首粟裕,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大意义。

叶剑英元帅一生,载入史册的事迹众多!在云南讲武堂这里,还留下真刀击败日本教官的事迹。说是讲武堂的某日本教官,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吹嘘自己刀法了不起。作为学员的叶剑英经过观察,认为对方并不怎样。经过一番刻苦训练后,叶向日本教官提出挑战!本来讲武堂有训练用的竹木刀剑,但日本教官坚持要用真正的日本武士刀较量?!用就用嘛,叶剑英用真正的日本武士刀,击败打掉日本教官手上的真刀!迫使对方俯首认输。

圆通寺、动物园,两处地方连在一起。我步行路过一条小街,见到圆通寺很不一般。特别是远远望去,最里面有瀑布式的流水,从一道山坡上冲涮而下。于是自己进去参观,这里的僧人们都尽责尽力,随时准备为信徒和游人服务。几重殿堂的最里面瀑布流水处,有一圆形水池满是种植的荷花。经向僧人打听,说上面是昆明动物园。因此出圆通寺,我又买门票进动物园参观了。昆明动物园展览的动物,比成都动物园少,场地在半山半坡上。山坡的一道坎有水沟,流到下面圆通寺里形成瀑布。

网络载昆明圆通寺, 坐落在圆通山南,前临圆通街,后衔圆通山,与昆明动物园毗连。圆通寺始建于唐代南诏王异牟寻时代,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同时它也是现在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云南省古代优秀艺术建筑之一,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

昆明金殿图片

在大街上乘坐公交车,还路过五华山。有关云南的文史资料上,五华山是重要的角色。如抗战刚胜利1945年10月,蒋介石即伪游西昌,住在邛海畔自己的行宫(现为邛海宾馆)。实际在西昌遥控指挥,蒋系杜聿明的部队发动兵变,将云南王龙云围困在五华山。最终强迫龙云乘坐蒋介石派的飞机,去南京就任空头的军事高参,从而结束云南半独立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局面。龙云后来乘坐美国飞虎队的飞机出走香港,临解放时宣布起义!然后参加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蒋介石“一石二鸟”!既搞掉龙云,又将云南部队调出来参加内战。他先是施展计谋,将云南部队两个军(60军、93军)近10万人由卢汉率领,调越南接受日军投降。云南部队在越南海防的时候,曾经痛击前来挑衅的法国军队,成就中国军史上的一段佳节话。蒋搞掂龙云后,任命带领这两个军的卢汉为云南省主席,然后将这两个军调出山海关外参加内战。

云南军队到东北后,60军184师海城起义,被朱德总司令赞为“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93军在辽沈战役中,锦州顽抗被全歼。60军在长春起义加入我军,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该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都有不俗表现。有书籍载,中共领袖称之为50鹰!

1949年12月9日,这时的云南省主席卢汉,站在人民革命事业一边发动云南起义。在五华山抓捕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张群、余程万、李弥等人(只1~2天都释放)。云南起义后国民党余程万、李弥的两个军围攻昆明!昆明军民坚守抗击国民党军,其指挥部也在五华山。

1949年底,我解放军二野杨勇5兵团解放贵州,陈锡联的3兵团,还有陕南下四川的一野贺龙李井泉18兵团。应对自陕西退四川的,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集团。四野以位于湖北的7个师、10多万人组成12兵团,从东面协助解放四川。作战对象主要是敌宋希濂集团的,钟宾14兵团、陈克非20兵团。我解放军共60万人,由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经营川康云贵藏五省。

川康两省军政要员,这年12月11日宣布起义。仅比云南起义迟两天,但起义签署时间也为9日。四川包括西康的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起义后,胡宗南集团也大部起义或投诚,其主力李文兵团5万多人顽抗被歼。

有必要向阅读人介绍李文,这是蒋介石集团的骨干之一。北京傅作义率部起义时,李是蒋系军队三个兵团司令之一。另外两个一为石觉,一为袁朴,其中李文的4兵团人数最多军力最强。随同傅作义北平起义的20万军队,蒋系军队占三分之二。应该说傅作义能够做到率部起义,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平津战役解放军在张家口、新保安、天津打掉的,主要都是傅作义的部队。傅将之称为战场移交,蒋系军队也为解放军强大的战力所震撼!蒋系部队随同傅作义起义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经我军同意。蒋介石方面派飞机,将李文等蒋军将领空运回南京,其中石觉、袁朴到了台湾,李文则又到胡宗南部队中任兵团司令。解放军成都战役中,有书籍载李文称,拼光亦光!不拼亦光!李文兵团5万多人顽抗被歼。李文本人再次逃跑,后来也到了台湾。

上述文字介绍中,笔者感受是前面章节说了的,中国封建社会人均寿命始终只有20多岁。民国年间才突破30岁,1949年达到35岁。生产力低下是主要原因,科学技术文化医药等欠发达是次要原因。战乱频繁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根本无视群众的生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1949年建立,1978年平均寿命达到67岁;改革开放40年,2018年达到77岁。其中1989~2019年,中华各民族第一次;享受30年一代人的和平,共产党领导这才是主要原因。

云南昆明起义后,因国民党军的围攻!杨勇5兵团1个师自贵州赶来,陈赓4兵团2个军自广东、广西向云南赶来。朱家壁将军领导的滇黔桂边纵自滇西及时赶到,国民党军被击溃,云南起义得到成功。

网络上可以查到,五华山昆明市区北部,为昆明市区最高峰,占地1.73平方公里,海拔1926米,其北接螺峰山,东连祖遍山,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西与翠湖山水相连。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景点有永历故宫、光复楼。笔者生活的都江堰市,海拔700多米。城区附近的赵公山海拔2400多米,相对而言已经兀突高耸。昆明地处云贵高原,近2000米的五华山,只不过是城市中的一处高坡而已。

现在的昆明五华山图片

昆明的旅游景点金殿——真武铜殿,美观大方内涵深蕴很是值得一游。网络载:金殿风景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清初吴三桂重建)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上金殿参观要走一段山路,经过的三处亭子牌坊,名字叫一、二、三重天。

清初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这就是碑记中所载真武“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吴三桂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6公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金殿上有一铜铸的七星旗,有旅游团队的导游人解释说,是按吴三桂的军旗模样制作的。云南多煤、多铜,清初吴三桂造反,三桂及其孙世璠曾自铸“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等铜钱以解决军费等。

吴三桂这人没有必要多费文字,笔者想说的是他背叛明王朝、背叛李自成、最后又背叛满清。这人背叛明王朝,率领5~6万人的大军,在山海关按兵不动,导致明崇祯帝上吊自杀。背叛李自成导致吴全家30多口人,包括三桂自己的父亲都被杀。吴三桂降清击败李自成后,亲自率领军队,将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李自成的家乡,2000多男女老少全部屠杀一空。

这人背叛满清率军队打到长江边,这时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叛军2倍于清军。吴三桂幻想凭借强大军力,一是迫使康熙帝划江而治,自己一伙占领南中国;二是幻想康熙帝放回,自己在北京的儿子吴应雄。但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康熙帝杀掉吴应雄,坚决派兵平叛!吴三桂遂在湖南衡阳,自己称帝旋即病逝。

吴三桂1673年(康熙12年)11月造反的时候已经61岁。后世人称作“千古一帝”的康熙圣皇帝,8岁登基,16岁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一生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功德无量。和吴三桂对阵的时候,康熙帝年仅20岁。1681年(康熙17年)吴三桂去世时67岁,战争已经打了6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位,率家人及部下退守云南。清军跟踪而至2年后(康熙19年)打下昆明。吴三桂全家也是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被清康熙帝下旨屠灭。

早先吴三桂反叛之前,吴的大儿子吴应雄在北京。清朝庭将皇太极的女儿,和硕公主下嫁吴三桂儿子吴应雄。1673年十二月,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传至北京,吴应雄被捕入狱。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吴应雄及其子吴世霖,由皇帝下旨处绞。康熙帝本身是顺治皇帝的儿子,皇太极的孙子,辈份上吴应雄还是康熙帝的姑父。

都江堰市安澜桥头过去有通硕大的石碑。上面碑文记载,安澜桥刚落成之时,恰逢我主康熙圣皇帝用兵云南之日,貔貅数十万由此踏浪而去。直赴贼巢犁庭扫穴痛歼丑类岂不快哉!此乃我主洪福也……。

很清楚碑纪录的是清康熙皇帝,平息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之乱最后阶段,进攻吴三桂老巢云南之时。平叛大军几十万人,是从都江堰过岷江河的。碑的撰写者认为,正当皇帝要用兵的时候,安澜桥恰好落成。为大军过河,赴云南提供方便,节约了不少时间。这是人主——康熙圣皇帝的洪福齐天所至,特刻碑纪载这件大事,碑体硕大证实内容重要。

因此这通碑文说明都江堰安澜桥,在300多年前祖国统一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此桥在关键时候,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那时候千里岷江之上,唯一只有这座竹编、纤藤、木板、木架的索桥,其余地方过河都是渡船。当年主持修桥的都江堰人何先德夫妇,和参加修桥劳动的清代都江堰先人,同样都是功不可没。(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