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启示录:同为手足,为何元吉追随建成而孤立世民?有何图谋?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四个儿子,李玄霸在十六岁时英年早逝,等李渊反隋建唐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玄霸为卫怀王,封李元吉为齐王。由于“独孤天下”和“李氏当有天下”的神秘预言,隋炀帝杨广视表弟李渊为“眼中钉,肉中刺”,百般猜忌拷问他,令李渊寝食难安,整日里花天酒地,昏庸度日,以保全家小的性命。李世民建言李渊起兵反隋,并设美人计逼迫父亲起兵,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前曾许诺李世民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激励他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建功立业。李世民智勇双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盖世英雄,闻名遐迩,功高盖主,李渊在反隋建唐后,却出尔反尔,改立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虽然备位东宫主,但他却对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手握重兵、建立不世功勋的李世民非常忌惮,多次联合李元吉毒害他,李世民都能死里逃生,整个朝廷分为太子系和秦王系两大阵营,分庭抗礼,势如水火。由于李渊优柔寡断,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两派的斗争尖锐激烈,趋于白热化,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宫斗胜利,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禅让退位。众所周知,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李渊和窦皇后所生,他们同父同母,同为手足,为何李元吉追随李建成而孤立李世民呢?他究竟有何图谋?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一、李元吉为何追随李建成

(一)追随太子,名正言顺

历代皇帝都自称天子,君权神授,替天行道,执行上天的旨意,皇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皇子们出生的先后顺序就是天意,谁先出生谁就拥有皇位优先继承权,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李建成为李渊和窦皇后的嫡长子,上应天意,符合帝王继位的祖制,得到了李渊和窦皇后的首肯,获得了朝廷文武百官的认可,也顺应了社会安稳的民意,毋庸置疑是太子的最佳人选。虽然李建成是大哥,李世民是二哥,但李建成是太子,是未来的帝王,而李世民与李元吉都是王,李元吉选择追随东宫的太子大哥李建成,显得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不会引人非议,遭到猜忌,自然生活安稳,衣食无忧,身心康泰。当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互不相容,势同水火,如果李元吉站队秦王一边,无疑会被扣上有结党营私、篡权谋反嫌疑的帽子,即便浑身是嘴也掰扯不清,因此,李元吉为了避嫌自保,也绝不会与秦王李世民为伍。

(二)兄弟联手,除去劲敌

按照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是李渊和窦皇后所生的儿子,他们三个都是嫡子,比其他皇子具有优先继位权。他们虽然同父同母,但是李世民自幼聪慧过人,文武双全,箭术无双,有勇有谋,在反隋建唐的过程中建立了丰功伟绩,成为美名远播的盖世英雄,吸引了天下英雄豪杰追随在侧,手握重兵,实力最强,引人注目,光芒万丈,不仅功高盖主,令皇帝李渊所忌惮,而且使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坐卧不宁,寝食难安,还使李元吉等皇子们的形象黯然无光,毫无存在感。李元吉不甘心像影子一样的存活在世上,但他有自知之明,仅凭一己之力绝对是撼动不了秦王李世民的,于是,李元吉选择和李建成联手,壮大反对秦王李世民的力量,利用李建成的太子优势地位,百般攻击、陷害、毒杀李世民,达到除去两人共同劲敌的目的。

(三)建成懦弱,易于掌控

李世民聪慧异常,精通文韬武略,行事果决,雷厉风行,不会受制于人。李建成虽为李渊和窦皇后的长子,但是智慧谋略一般,文韬武略都比李世民逊色,他的小字是毗沙门,曾劝阻父皇李渊不要灭佛,性格比较懦弱,缺乏主见,猜忌心强,行事不太果决,容易被人牵制掌控。李元吉选择追随李建成,就是利用兄弟情感打动李建成取得他的信任,通过建言献策掌控李建成的举动,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扇风起火、挑拨离间,让他们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争斗得死去活来,借助李建成这把尖锐的刀悄无声息地替自己铲除李世民这个强劲的敌手。除掉了李世民,李建成就会对李元吉感恩戴德,更加赏识、信任他,更容易被李元吉牵制掌控。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二、李元吉为何孤立李世民

(一)世民功高,元吉妒忌

李世民少年英雄,文武双全,久经沙场,建立战功无数,功勋显赫,威名在外,功高盖主,不仅令李渊忌惮,而且使李建成胆战心惊,担忧自己的太子和皇位不保,还使李元吉眼红嫉妒,他嫉恨李世民的光芒遮挡了自己的身影,使自己黯然失色,平淡无光。

(二)元吉心野,世民挡道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是李渊和窦皇后所生的儿子,他们三个都是嫡子,都有优先继位权,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李元吉不甘心屈居人下为臣,他也觊觎太子位和皇位,具有极大的野心,但是,智勇双全、智囊云集、实力雄厚的李世民是他争夺皇权的路途中最大的障碍。

(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由于李渊先许诺李世民为太子,后来又出尔反尔改立李建成为太子,导致李世民内心不服气。而李世民在反隋建唐的基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卓著,功高盖主,令李建成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他如坐针毡,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心神不宁,一心想铲除自己最强劲的对手李世民,使太子系与秦王系的派系斗争日益激烈,趋于白热化,斗争一触即发。李元吉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他权衡利弊,决心站队正统的太子系,极力撇清自己以下犯上、篡权夺位的嫌疑,为李建成建言献计,挑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关系,让他们如同鹬蚌相争,争得面红耳赤,斗得你死我活,自己在旁边坐收渔翁之利。

(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太子李建成相比众皇子,不仅拥有更多优势,而且得到更多支持和拥护,而秦王李世民自身实力雄厚,并非一般人所能够撼动的,他们二人,无论哪一个,李元吉都望尘莫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斗,必有死伤。由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猜忌日久,嫌隙渐生,导致二人分庭抗礼,势必会引发一场殊死的搏斗。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元吉看清了棋局,进行权衡博弈,决心加盟太子李建成的阵营,以掩人耳目,在取得太子的信任后建言献策,推波助澜,演绎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借助太子李建成的刀杀死李世民,自己再对付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的太子李建成就容易多了,这样,他的宏大野心才有可能实现。

三、李氏兄弟关系对人生的启示

(一)不论亲疏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待人要公正公平,不要论亲疏,无论是对待亲朋好友还是近邻,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和睦相处,采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保持关系均衡,不要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否则会导致关系失衡,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排队站营,被卷入派系争斗之中,遭致无妄之灾,沦为双方斗争的牺牲品。

(二)拥有主见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表,也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保留自己的主见,对任何人与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偏听偏信,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维的跑马场,不要让别人牵制掌控行为,不要受制于人成为傀儡,要时刻成为自己言行的主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保持警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人保持适度的人际交往距离,保留一点自我的空间,留给自己冷静沉思。如果有人刻意与自己套近乎,似乎特别关心自己,特别在意自己的一些事情,经常诉说别人的坏话,企图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经常出馊主意,企图控制自己的言行,经常教唆撺掇自己干坏事,等等,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质疑他的动机与企图,不要上当受骗,以免后悔莫及。

尊敬的看官们,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载哦,转载时请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原创写稿不易,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禁止抄袭用于商业用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