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两江镇名人除了李宗仁,还有李征凤!你知道吗?

李征凤( 1902-1927 ),原名李桂生,学名炳勋,字剑魂,临桂两江镇西岭村人。他是桂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桂林县(现桂林市)支部干事会的创建人之一。李征凤的父亲以教书为业,家境清贫。

李征凤幼年读私塾,1914年考入中学。上中学后,他喜欢诵读苏东坡、陆游的诗词,又很敬慕岳飞、石达开的为人,从而萌生了忧国忧民思想。1917年,他考入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在校期间,参加桂林学生爱国会,成为学生运动骨干。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他加入法专学生宣传队,与同学一起上街宣传、讲演,组织学生剧团公演,宣传拯救民族危难的话剧。在全民抵制“仇货”(日货)运动中,他作为法专学生检查队领队之一, 常带领队员盘查收缴日货。

1921年秋,李征凤从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与李文钊、谢铁民等在桂林组建“新中国学社”,创办社刊,介绍各种新思潮,开办补习学校,为青年补习各科知识。1924年李征凤考入上海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接触了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一批著名共产党人,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5年冬,李征凤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回广西,当年12月在梧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梧州地方组织派他回桂林开展工作,并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桂林县党部执行委员兼书记、代理宣传部长,兼任《革命周刊》主编、《民国日报》社社长等职。在桂林期间,他撰写《告工农》、《告妇女》、《告青年》等文章宣传革命,还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农会、妇女解放协会,促进了桂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1926年7月下旬,中共桂林县支部干事会成立,李征凤任书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许多共产党人遇害。在腥风血雨的非常时刻,身为中共桂林党组织负责人的李征凤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他都严词拒绝。10 月14日,李征凤在桂林丽泽门外英勇就义,年仅25岁。李征凤的遗体被安葬在桂林市七星公园外普陀山麓。李征凤虽然英年早逝,但由他创建的桂林党组织却在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故事读完了

小编带你逛逛两江西岭村吧!

热情的村民、古朴的村庄

厚重的历史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

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每次走村串巷

都特别喜欢寻找村里的小巷

小巷的记忆

在流逝的岁月里发酵

让一种怀念越来越清晰

总感觉,在小巷里

可以去找回一些旧时的回忆

可以尽兴地、舒心地漫步在幽幽的小巷

小巷的流转岁月都篆刻在了青石板上

默默的承受着风霜的侵蚀

来源:乡土临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