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汽車後排地臺中間有鼓有平?鼓包裡究竟藏著啥?

很多買家買車的時候,都會希望自己的車子有個儘可能大的後排空間,無論是頭部空間還是腿部空間,都希望儘可能寬敞,讓後排的人能坐得更舒坦一些。


但是在實際的買車過程中,一些細心的買家會發現,有些車子後排的中間,地板上會有一個凸起的“鼓包”,甚至有一些車的“鼓包”顯得又大又高。這樣一來,坐後排中間的人,往往腿就只能岔開放,非常不舒服。


然而有些車的凸起就很低矮,甚至地板是全平的,顯得非常平整。這是為什麼呢?到底這個大大的後排“鼓包”又是什麼東西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下。


為什麼會有“鼓包”


這個後排的凸起,也被稱之為後排中央通道。顧名思義,中央通道自然是用來容納東西的,什麼東西呢?如果你把車用升降機架起來,看看車底就明白了。從車底來看,這些鼓包都變成了底盤上的“凹坑”,裡面不是傳動軸,就是排氣管。


如果是後驅車或者四驅車,那麼這個“鼓包”裡一定會有傳動軸。這兩類車型,都需要把動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後輪。


通常來說,傳動軸都是非常粗壯、體積巨大的。為了減小離地間隙、降低車的重心,或者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工程師們設計的時候,都希望讓底盤更平整,這就勢必要在車廂內部“騰”出一些空間給傳動軸。


因此,這兩類車型(尤其是轎車、跑車)基本都會有比較明顯的鼓包,有時候甚至會導致後排中央無法坐人。



那麼對於前驅車來說呢?雖然它們的傳動軸僅在車頭的發動機艙裡,但還有橫貫車身直至車尾的排氣管,一樣要佔據車底的空間。


尤其是一些底盤比較低矮、離地間隙比較小的車子來說,車底能夠置排氣管的空間不多,排氣管就需要儘可能地“藏”入車身裡,雖然“鼓包”的高度沒有後驅車誇張,但是凸起的高度也會不小。


為什麼“鼓包”有高有低

影響“鼓包”高低的首要因素,是車輛的種類和驅動形式。


首先,SUV、MPV等由於底盤比較高,離地間隙比較充裕,排氣管、傳動軸都可以直接從車底穿過,減少對乘員艙空間的侵蝕,因此SUV大多可以做到後排基本全平。


而轎車、跑車的底盤比較低矮,離地間隙比較小,因此需要更高更大的“鼓包”容納排氣管和傳動軸。


其次,後驅車、四驅車由於帶有貫穿車身前後的傳動軸,“鼓包”自然會高一點。而前驅車的凸起自然會低一些。


但是,這並不代表只要是前驅車就一定會有全平的地臺!歸根結底,設計時廠商工程師對於各種因素的綜合考量,才是影響地臺凸起高度的關鍵。


譬如某些前驅車,由於在國外或者其它配置上有四驅版本,或者和同品牌、同集團裡的其它車型共用地臺設計。


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就共用了地臺的模具,導致該款前驅車雖然沒有傳動軸、離地間隙足夠,後排依然會有很高的“鼓包”。


亦或者,某款車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單身的年輕群體,對後排空間的需求不大,所以在設計初期就沒有考慮全平地臺的要求。



一些廠商為了增強車架的縱向剛度,也會刻意利用這個“鼓包”作為車架的加強筋。不過要注意,車輛碰撞時,主要的承力部分是高強度的車身框架,這個“鼓包”並不是必須的。


另外,一些歐洲車為了滿足本土的法律規定,也會刻意升高排氣管,避免其產生的高溫灼傷草坪和路面。



而一些廠商,對於後排的空間需求處理優先級比較高,就會盡可能選擇將鼓包降低,乃至處理成全平地臺,方法也很多樣。


除了升高底盤之外,還可以選擇把前移三元催化器的位置,或者偏置排氣管,從而讓“鼓包”消失。



總而言之,後排的“鼓包”問題,本質上是由於每臺車的設計理念、車型定位不同而造成的。我們買車的時候,不需要對此有太多糾結,如果對於後排的空間、乘坐舒適性要求比較高的話,完全可以放心選後排地臺全平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