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来看山东财险"老三家"三季报盘点

经济导报记者 王雅洁

  随着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山东3家财险法人机构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9个月,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山保险”)、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海财险”)、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路财险”)合计录得保费收入41.58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

  泰山财险保费增幅领先 中路保险亏损幅度缩小

  从前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泰山保险保费增长较为稳步,华海财险、中路财险的保费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泰山保险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91亿元,同比增长12.92%;同期,保险业务净利润0.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27亿元有所下滑。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泰山保险属于山东国资序列的省属国有企业,另从合并报表的三季度财务报告看,公司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有所增长。

  三季报显示,泰山保险前9个月实现总营业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24.02%;合并保险业务以及子公司后的利润总额0.28亿元,增幅3.44%;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1.84%。

  2014年底成立的华海财险紧随其后,今年前3季度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86亿元,略下滑5.04%。

  从单季指标看,华海财险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保费收入在逐步向好。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3个季度,华海财险单季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59亿元、6.26亿元、5.21亿元;单季保险业务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302亿元、-0.12亿元。

  相比之下,与华海财险几乎同期筹备成立的中路财险的表现要略逊一筹,全年保费还未迈入10亿元台阶。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前3季度,中路财险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79亿元,微降2.29%。

  虽然保费与去年几乎持平,但中路财险的亏损在逐步缩小。截至9月末,该公司净利润为-0.23亿元,去年同期中路财险亏损额达2.39亿元。

  华海财险净现金流略有压力

  偿付能力,代表了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可体现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监管部门根据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实施分类监管、风险防控。

  经济导报了解到,截至三季末,山东3家财险法人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稳定,均符合银保监会规定的“充足II类公司”。不过相比二季度,这3家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末,泰山财险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74.39%,较上季末的394.25%下降19.86个百分点。同期,中路财险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3.71%,环比上季末的205.78%微降12.07个百分点。

  相比而言,华海财险在3家公司中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末位。截至三季末,华海财险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49%,较上季末的212.25%下降32.76个百分点。

  就此,华海财险解释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实际资本减少,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增加,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增加,信用风险最低资本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华海财险在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基本情景、压力情景、自测压力下,公司预计未来净现金流略有压力。

  从流动性风险指标来看,华海财险今年三季度净现金流为1.79亿元,综合流动比率3个月以内的流动性指标为69.84%,1年以内的流动性指标为63.87%,1年以上的流动性指标279.18%。

  据了解,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及时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支付到期债务或履行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

  就此,华海财险表示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业务监测,包括积极应对业务规模下降的风险,加强成本管控、理赔管理,做好重大业务的再保管理,防范重大赔案发生以及做好流动性监测,优化投资资产配置等,以保证流动性充足。

  此外,在偿付能力报告中“银保监会对公司采取的监管措施”披露项来看,前3季度,华海财险和中路财险无相关内容披露,泰山保险则有两家中心支公司收到当地银保监分局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共计78万元。

  “公司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要求相关机构进行改正,开展自查工作。”泰山保险表示,公司将对有关机构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