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文化的载体:蝙蝠的来世与今生

原创 刘长鹏 沂源大鹏长空

过蝙蝠峪村

一只老虎视眈眈,南庙神灵赶贬还。

祈愿蝙蝠祥瑞意,一方百姓永平安。

注:沂源县西里镇蝙蝠峪村,位于镇驻地西南大约10公里处,人口1300人左右,主要由蝙蝠峪、涝洼、彭家场、南山(鹁鸽崖)等4个自然村组成。该村建于明代,原来村名叫贬虎峪,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很久以前,村南边,山连山,山上树木茂密,杂草丛生。忽然有一天,南山上来了一只老虎,每天下午蹲在山崖上向村中窥望,吓得村民们不敢上山干活。

经高人指点,几个村集资在南坡建了一座庙,起名李存孝庙,又称南庙,人们不时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赶走老虎。说来奇怪,不久老虎没有了踪影,人们又过上了正常生活。所以,村名从此叫贬虎峪,即贬走老虎的意思。

古时候,在民间人们将蝙蝠视为吉祥的动物。后来,人们取谐音,把村名改称蝙蝠峪了。

战役情才使我们知道,蝙蝠携带数千病毒,并且是新冠病毒最大可能的源头。

据村支书王玉军介绍,上图就是南庙所处的位置,占地约1亩左右,是一座四合院,大门朝东。北边是三间正殿,供奉的是佛爷;西边三间大殿带有前厦,供奉的是王母娘娘;南面三间大殿供奉的是南海观音;东边建有两间草房,供庙内道士居住。

该庙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廿五开始三天庙会,十分热闹,远近闻名,持续了很多年,几经风雨,加之战乱,香火渐少,道士还俗,年久失修,大殿逐渐倒塌。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破"四旧"运动中,南庙被彻底拆毁。现在南庙所有建筑荡然无存,成为一片果园。




这是村头南边树林里的一处老泉,百年以上,当地人称为柳泉,泉水清澈甘甜,没有任何污染。


沿着村南一条蜿蜒的山路,登上了自然村――南山,《沂源县地名》志上叫鹁鸽崖。山顶峰,目测海拔高度应该在800米左右,开车盘旋登顶时,感到有点害怕。

山上住着廿几户人家,金大爷告诉我,原来这里没有路,早年集资修了一条土路,现在好了,水泥路修上山来,修到家门口。对我这位不速之客,老人家十分热情。我告诉他,我家就在南面那座山下,他半信半疑!

我一直在纳闷,先人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么高的住处。停下来转了转,感到空气是甜的,鸟语花香,一切原汁原味,没掺半点假,最原始的狗叫声。正在地里劳作的大嫂子笑问我从哪里来,我回了一句,山南边!不知为什么她竟然大笑起来,难道她也认为我骗她!


站在南山,向北远眺,山下的蝙蝠峪,北面的冯家场村、公家场村、更远处的周家上庄村,一览无余,团圆崮尽收眼底,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四野里,又是那么渺小。满目皆翠绿,荡胸生层云。我也感到了手机摄影的局限性,高山之上,想拍出大片大场景,还是单反照相机给力。下周日,去趟团圆崮,再南望一下南山,换一下角度,看看不同的风景!






从南山上下来,西拐,进入另一个自然村,涝洼,这里平坦多了,根据地形起的名字。大忙季节,村子里没有闲人,静得只听见微风的声音,杨槐花的芳香沁人心脾,顿感神清气爽!我对这个村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四姨奶奶家就是这里,我小时候来过几次,四姨奶奶还健在,父亲去年来探望过,身体还好,年龄将近一百岁了。应该去看望一下,考虑到十分唐突,怕惊动她老人家,没敢去打扰。另一方面,我有几位同学是这个村子的,前几天,对我说有时间写写他们村。此行,也算是为了完成他们交给我的任务。


从涝洼村西折,路过另一个自然村彭家场,这可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彭氏家族,名门望族,令人钦佩。遇到两位老人,热情的和我打招呼,请我到他们家喝水,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