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高考

高考

高考,在我心里曾经是我人生信念的全部,对我来说,高考是我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

从小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应该说非常穷。至于穷成什么样,以后有机会细说。只记得我爷爷去世的早,我妈嫁过来就没在了,所以我也是从来没见过。我爸,我大伯他们都是我奶奶拉扯大,所以从我奶奶那里开始算起到我爸,就一直很穷。穷了好几辈人了。我父母为了谋生,长期在外打工,我留在老家和奶奶一起过,成为了留守儿童。父母在我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没能在我身边,我那时候很小,不要说为人处世,吃喝拉撒都还不是很理解的年纪。和奶奶住了一年,因为奶奶是个很严厉的人,有时候交流也有一些问题,我就自己搬到家里自己住,自己煮饭,自己洗衣服,那时候我才读小学二年级。

那会儿,我家并没有电话,爸妈在南京打工,每星期给我写信,而且信封了会夹5块钱,让我买点肉,5块钱对于那时候的我,其实已经非常多了。后来学校老师知道父母每周寄给我5块钱,觉得太多了,告诉我妈,后来他们就没怎么给我寄钱了。

有一次在班级课上,老师看到父母给我寄的信,让我给全班同学念一遍,我并没有想太多,爽快地念了起来,不过当我念到最后一句,爸妈想你了,那一刻,眼泪不自觉地掉下来了。可能那会并不太懂得情感的表达,只是真的想念父母了。就是这样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倍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好好读书,长大了有钱了就不用离父母这么远了。

就这样我在老家自己过了三年,到了小学6年级,父母搬到了厦门打工,看我一个人在家不放心,也把我带到厦门读书。

从小在农村生活了12年,突然要去城市生活读书,而且父母可以在身边陪我,让我充满了期待,向往,满脸的憧憬和渴望。

不过,当爸妈带着我,拖着行李到出租屋的时候,我才意会到城市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爸妈租的房子是城中村里的自建房,租了一间小单间,面积只有10平左右我记得,房间刚好放得下一张上下铺,我睡上铺,还有几张椅子,厨房是露天的,公用的,五六间出租房的租客一起公用,当然厕所也不例外。不过失望归失望,来到城市已经让我觉得,生活有了起色。

来到城市最让我自卑的可能是我比较困难的家庭条件,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几乎你可以观察到身边的同学条件确实都比你优秀,他们会买有牌子的衣服,会穿品牌的运动鞋……你唯一能跟他们比较的只有学习成绩,好好读书,等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不要输给其他同学。

爸妈都是初中文凭,所以他们特别期望我能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有好生活,以后不会跟他们一样过得这么苦。我是个理性的人,从小就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也特别自律,读书从来不用父母督促,作业也都是第一时间写完,然后再去玩,所以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也特别好 ,都是在班级前三名左右。

到了高中,学习的紧迫,同学间互相之间的攀比,让我更加深知,高考对于我的重要性。我甚至觉得高考就是我前半生的全部,这十几年来都是为了这一次高考,如果没考上一所好大学,可能我的人生就没了,可能我永远得住在这10平的单间出租屋了。

高考完那天傍晚,我和一个好同学杨立伟(现在的壹号技师)直接去了网吧,通宵玩游戏到第二天早上8点,接着去了理发店,把头发也烫了,还染成了黄色。把这十几年的苦读,这十几年的压抑,在这一刻全部都宣泄了。那一刻,觉得人生终于要重新开始了,能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已经不重要了,我尽力了,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后面读的大学是我高考志愿填报的一致-厦门理工学院。上了大学,思想开始慢慢松懈,我不再觉得学习是唯一出路,甚至开始想,只要能顺利毕业,拿到证书就行。大学时光空闲时间特别多,我开始到处兼职打工,后来慢慢创业……

其实吧,高考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而已,它并不代表你好,也不代表你差,当你回想起那一刻时,确实是个挺不错的美好回忆,考上大学固然重要,能考个好大学当然更好。但当你高考失利或者没有好大学,甚至没有读大学,我觉得只要努力,人生也可以一样很精彩,例如可以来跟我卖二手车,你看这台路虎卫士 ,不错吧!情怀!经典!尤物!


——致所有高考的同学们,红红火火,考上理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