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鏡子”不簡單!

5cm×10cm×8cm大的腫瘤,自胸廓正中向兩側胸腔生長,與胸主動脈關係密切,與胸腺分界不清,與心包界限不清,胸腔鏡代縱隔鏡進行手術,過程艱難但最終成功。

案例回顧

來自邢臺的小金,剛剛3歲,因為胸痛10天到醫院就診,查胸部CT發現前縱隔有一個巨大不規則腫瘤,大小約5cm×10cm×8cm,腫瘤自胸廓正中向兩側胸腔生長,其中向右側胸腔生長較多,向左側胸腔生長較小。但腫瘤與胸主動脈及其分支關係密切,腫瘤向上與胸腺分界不清,腫瘤後緣與心包界限不清,心臟前緣受壓改變,心臟大血管受壓向左後移,右肺中葉局部不張,腫瘤內可見血管穿行。

術前討論

1、腫瘤巨大,橫跨小兒前縱隔及左右胸腔,手術難度大:以往此類手術,大多采用胸前正中切口,縱劈胸骨,長度達十幾公分,手術創傷很大,術後因為胸骨劈開的問題,疼痛較重,並且胸骨還有畸形癒合可能;

2、腫瘤與胸腺、心臟大血管、神經毗鄰,關係密切,局部甚至融為一體,風險大;心臟大血管任何一個部位出血,就可能是災難性的,危及孩子生命;神經如有損傷,可能導致飲食嗆咳、聲音嘶啞、膈肌功能障礙,影響呼吸等。

經過仔細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患兒腫瘤巨大,且傳統手術方式創傷大,現在胸腔鏡技術發展日臻成熟,可採用胸腔鏡代縱隔鏡進行微創手術。經反覆論證,並向家長交代病情,徵得家長同意後為小金實施了手術。

進展順利

術中採取劍突下小切口,長約2釐米,應用胸腔鏡代替縱隔鏡。首先解剖出心包前間隙,結紮胸廓內動脈,暴露腫瘤,沿腫瘤邊緣謹慎遊離至上縱隔及左側胸腔。

手術過程術野小,空間受限,醫護人員輪流進行協助,反覆調整鏡子方向,以便更好暴露術野,徹底切除左側胸腔及前縱隔腫瘤;針對右側胸腔大腫瘤,採用打開縱隔胸膜,沿腫瘤邊緣仔細逐段分離的方法,在腫瘤根部因為與胸腺粘連緊密,切除部分胸腺。手術雖然艱難,但最終成功,術中基本無出血。

縱隔腫瘤

縱隔腫瘤是縱隔內各種組織結構所產生的腫瘤和囊腫,可以沒有任何症狀,體積較大因壓迫或侵犯縱隔內重要臟器而產生相應臨床症狀。如壓迫氣管,會出現氣促、乾咳;壓迫食管,引起吞嚥困難;壓迫神經,可以引起膈肌麻痺、聲音嘶啞、肋間神經痛及腳杆神經壓迫症狀等。

治療以手術為主。如果腫瘤突入左側胸腔或右側胸腔,我們多采用胸腔鏡經左側胸腔或右側胸腔進行腫瘤切除。而像小金這種巨大縱隔腫瘤,橫跨縱隔、長入兩側胸腔的,臨床少見,常規多為正中開胸手術,採用縱隔鏡手術為小兒縱隔腫瘤手術提供了新的思路,也進一步減輕了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