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工地不为人知的故事,那只铝合金手提箱里竟装着?

某一天清晨,几个陌生面孔出现在工地上,其中一人还

拎着一个比20寸旅行箱小一点的铝合金手提箱,朝项目部办公室走去。看守员刘可察觉事情不太简单,琢磨着找个借口混进项目部办公室一探究竟……

刘可此人,其实是个调查记者,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几个工程圈的人,饭桌上吹牛谈天的时候,刘可发现工地上可能存在一些猫腻,刚好工地又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大围挡围起来,外面就不知道工地上发生的事情了。社会上普遍对工地感到好奇、对农民工生存状况也非常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刘可萌生了卧底工地的想法,通过亲身经历做出一篇工地特稿。然而令他焦虑的是,成为看守员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并没有发现项目部的大猫腻,只是从和挖掘机、渣土车的驾驶员中了解到一些"多赚钱"的办法,驾驶员们热情地建议刘可转行,说当看守员一点油水也挣不到。

所谓的"多赚钱"的办法,要么就是开着挖机不干活,或者一天只干俩小时也报上去一整个台班;要么就是跟渣土车计趟员搞好关系,开个3趟也能拿5趟的钱,或者拿着这家工地的包月租金,跑去别家工地干点私活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仿佛都是公开的秘密,只是项目部拿不到证据。听得刘可忍不住为项目部担心起来,每多一个钻空子的人,项目部就多一分损失啊。他本来是想来挖项目部的"黑幕"不是吗?

这天清晨,拎着铝合金箱子走进项目部办公室的几个人,让刘可嗅到了"大瓜"的味道。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那种铝合金箱子总是和内幕交易联系在一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报道有理有据是记者的职责,刘可拿出一张登记表,在项目部办公室门口悄悄等到办公室里传来开箱的声音,假装冒失的推门而入

图片来源网络

"不好意思啊各位领导,刚刚没来得及给客人做信息登记,现在疫情期间,要求严格进行登记的……"刘可说。

项目副经理认出了来人是工地看守员,由于平时对他印象不错,此时也出言解围:"小刘啊,这个登记工作确实要重视起来。我跟你说啊,这几个客人可给我们带来了好东西,你待会儿送壶热水,我们给客人泡茶用。"

没想到项目领导大喇喇地说客人带来的是"好东西",这剧情发展和想象中的也太不一样了!刘可好奇地看向已经打开的箱子,发现里面并不是钱啊、金条啊、档案袋之类的,而是放着几个电子产品,竟是他想太多了?可这些电子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等他送水进来的时候,项目办公室的LED电子屏上投影了一个PPT,标题写着"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刘可心想,虽然没有发现黑幕,但这也可以算作一个线索,让社会大众深入了解工地的一个角度呀

又过了几天,经常和刘可聊天的几个挖掘机、渣土车驾驶员透露了一个消息,项目部要给他们的设备装监控系统

听到这个消息,刘可觉得是时候以记者的身份去找项目部做一下采访了。项目副经理接受了他的采访,据说项目部早就知道有人在钻空子,甚至有人内外勾结偷卖机械设备的柴油,只是以往依靠人力监督工程机械干活、依靠纸质单据结算机械费用,管不住这些钻空子的行为。后来项目部开始多方打听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市面上这类产品有好有坏。

现在项目上要推行的就是一套无线版本的智能监测设备,在详细了解了这套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之后,刘可发自内心感慨,科技改变生活,这种改变已经延伸到工地上了啊

离开工地看守员的岗位,刘可创作了一篇名为《中国工地艰难的智能化变革》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