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供"护肤品,你真的需要吗?

随着行业细分化的深入,肌底液在市场上越来越火,比如兰蔻的王牌产品——小黑瓶肌底精华,据官方统计,去年双十一当天每0.87秒,就能卖出一支小黑瓶。

肌底液这个中文名,是在2009年兰蔻推出"小黑瓶"时提出的,最早刚开始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是商家为了销售产品而创造出的伪概念。但随着小黑瓶的大火,许多其他品牌也开始使用,经过多年的广告轰炸,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了这个概念,于是一个新的护肤品品类就诞生了。

名称:中文翻译的产物

随着"肌底型"护肤风越刮越大,很多人对肌底液的疑问越来越多。事实上,国外是没有肌底液这个概念的,肌底液可以算作是中国特供的护肤品类。

如兰蔻小黑瓶这个肌底液鼻祖,它的英文名称是:Advanced Genifique-Youth Activating Concentrate。 而concentrate这个词一般指精华液。(精华液在国外最常用的名称是:Serum,次常用的是Concentrate,偶尔也很会用Essence和treatment,其实都是精华的意思)。所以小黑瓶在其他国家都叫精华液,只有到了中国,被翻译成了肌底液。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市面上流行的肌底液:欧莱雅公司自从做火了兰蔻肌底液这个概念之后,恨不得所有的精华都直接改名成肌底液,欧莱雅青春密码这个肌底液叫做:Pre-Essence,感觉上的话确实是肌底液的意思,但是这个产品只在中国买,在其他国家的官网上是找不到的。所以,很显然,肌底液Pre-Essence这个产品,是欧莱雅青春密码专为迎合中国消费者而设计推出的。

而olay 推出的三款肌底液:新生塑颜奇迹赋能肌底液、水感透白奇迹赋能肌底液、水漾动力迹赋能肌底液,从三款的配方设计来看,与精华液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同时,在海外官网上,这三款产品的名称全部是concentrate——精华液。

功效:等同于精华

还是以小黑瓶为例,从成分表我们可以看到,小黑瓶的主要功效成分是7种,保湿5种,抗氧化2种,美白2种。除了水之外第一位的便是二裂酵母发酵物,二裂酵母的主要功效是起到修复和抗氧化的作用,比如雅诗兰黛小棕瓶里就有用到。接下来的主要是甘油和透明质酸和其他一些起到肤感柔顺的溶剂,腺苷和酵母提取物,这两个成分也有很好的保湿性能。抗血坏酸葡萄苷和水杨酰这两个成分在这里是起到提亮肤色的作用,达到美白的效果,但在这里的含量不是很高。

从功效上来看,小黑瓶和其他的精华并没有什么差别。

肌底液在推广时,经常以"促吸收"作为宣传噱头,导致很多消费者认为肌底液的第一功效是"促吸收"。实际上,肌底液的第一功效是护肤。"促吸收"功能,只是为了市场推广,迎合消费者而开发的一个附属功效,切不可本末倒置,认为"促吸收"才是肌底液的第一功效。肌底液本质上还是一种精华。

化妆品配方技术也在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原料不断涌现。配方师在开发新产品时,如何促进有效成分被肌肤吸收,已经成为一个产品能否通过考核的重要指标。大部分知名产品,已经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吸收能力,自身就具有不错的促吸收功能,已经不太需要额外具有"促吸收"功效的产品搭配。

很多小伙伴,还错误地认为肌底液主要作用是促吸收,在搭配产品时,肌底液作为促吸收的产品,后面再叠加1-2款功效型精华,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看好肌底液和精华的护肤功效,两款叠加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让肌底液发挥促吸收的功效,精华发挥护肤作用,这样想就没有必要了。

综上,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肌底液从配方思路来看与精华没有太大区别,国外也并未有专门一个叫做肌底液的护肤品品类,肌底液只是各大厂商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设计推出的一类产品。

此外,从使用上看,肌底液是多加了一个护肤步骤,多涂一层护肤品,对皮肤的压力也会增大。设计不好的肌底液产品,对后续产品中的功效成分的吸收也会有影响。所以使不使用肌底液也是按需而定。

关于肌底液小芭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护肤知识或者在护肤方面有任何迷惑的小仙女,都可以给小芭留言互动,关注小芭,迎接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