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之旅:见证电影人倒时差拍戏的超人日常

恭喜你关注了最治愈的公众号“十七青春”

洛杉矶之旅:

见证电影人倒时差拍戏的超人日常

虽然我不算是走遍万水千山,却很享受每个城市留给我的个性化回忆。我们住在温哥华的人会在寒冷的冬天迫不及待地往南方跑,阳光眷顾的加州一直是首选。这次在春天到访,却遇见意外的惊喜。

洛杉矶在我看来不算是山明水秀颜值爆表的城市,也不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短短半年,我却来了两次,为了同一人。

我与电影的距离可以从小时候说起。小学时,被爸爸妈妈带着去看琼瑶阿姨的「一颗红豆」,那颗片尾一直不停自转的小红豆配着我的偶像帽子天后凤飞飞的歌曲,渐渐模糊的矇焦,至今我还念念不忘导演的创意。多年后,小姑三毛在开始写「滚滚红尘」之前,就常和喜欢吃爆米花胜过看电影的我和姐姐提起当时渐渐兴起的台湾新锐电影风格「小毕的故事」,「假如我是真的」,「搭错车」,部部强调写实和小人物的情感,不再追求俊男美女的梦幻甜蜜。当时我虽然不懂什么创作风格,却很喜欢小姑找到新兴趣的喜悦,比手画脚,认真演绎,像个小女孩。这些电影,对比当时我迷恋过的美国片「外星人 ET」和「回到未来」,80年代的中西电影确实是百花齐放的盛宴。

1991年「滚滚红尘」面世,我与电影的距离就只是一个电影编剧的距离。

在奶奶家的饭桌上,常常听到小姑兴奋地说著韶华与能才的情愫和战乱的无情,交织着我们这些俗人对着大鱼大肉和当日菜价品头论足的杂音。「快吃吧,别再想什么在阳台上跳舞了,风那么大,小心感冒。」奶奶担心小姑光顾著说话,忘了吃饭。「小姑,电影上映时我能不能请同学去看?你要给我免费票喔!爸爸没给我多少零用钱。」我的电影知识就是在一阵饭香味和小姑的苦笑中熏陶增长。

电影「滚滚红尘」

四月的洛杉矶意外地冷飕飕,不知道为什么上帝没赐给我们期待的热情阳光,他总有他的道理。「明天拍什么戏?」刚下飞机和雪漫一起吃了湘菜,回程车上我问了一句。「墓园的戏。」可怜的她因为在飞机上没睡好,累得半死没好气地回答。这部「一首歌,二代人,三座城」的「大约在冬季」电影,大部队马不停蹄的从台北杀到了电影圣城洛杉矶,准备在此画上漂亮的句点。我有幸见证。

距离上次去西班牙荷西姑丈的墓园,这已是我两周内第二次造访。清晨六点出门的我们,算是晚的了。听说剧组一早五点已开工,我一个外行人,敬畏之心瞬间已升到头顶。从来我就不是只早起的鸟儿,雪漫更不是。可是今天一见她,她却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不像那个常跟我耍幼稚的萌萌女孩儿,瞬间占领我的佩服,默默按下确认键,可以肯定这将是部华语电影史上了不得的作品。

清晨6点的洛杉矶

户外的场景,停满了大小车辆,一堆不知名的道具和灯架,来回穿梭的工作人员,中英文切换着沟通。王维明导演一身灰色帅气运动装,头发抹油往上梳起,脸上的一抹小胡子多了艺术感,高大的身影指挥落定。我们虽然微信上聊过天,看他那么认真的样子,我不敢打扰,电影创作在我心里可是何其神圣,不可侵犯。他转身见到我主动打了声招呼,来不及多聊就被场务拉去说话了。每个人各司其职,好一个团队合作,斗志满满的气氛,肃然起敬。

忙碌的片场工作人员

被心理预测温度所骗的我,只穿了件薄外套。雪漫看到快冻傻的我,拉我到房车上取暖,一部在车队中自带光芒,特别显眼的白色房车。「大约在冬季」这部电影,女主角早就属意马思纯小姐,书中「安然」的化身,不做他人之想。我已过了粉丝的年纪,却早在「左耳」和「七月与安生」中折服她的魅力和演技。平凡如我,怎么也得有几分傲娇,不能轻易外露见到影后的兴奋。奇怪的是,我没见到什么影后,却见到寒风中祭拜完丈夫「于枫」黯然走上房车的「小安」,一个优雅的女人,驼色风衣内搭白衬衫,梳起的包头,眼神中透着善良和灵气。我俗套地说了句「幸会」,客套地握了手,初识有点尴尬害羞,因为见到书中的女神主播。

与影后马思纯的合影

电影真是个需要耐心的工作,很多时间都在等待。那些看似闲逛的人,其实是站在那打个灯,替演员测个光,确认拍摄不被乱入的路人打扰,确认服装能连戏,甚至小到安排吃喝照顾冷暖的生活助理,个个都缺一不可。道具组做的假墓碑,「小安」一次次对着怀念。我这旁观者看来,那已经不是表演,而是真情的表达。王导高标准的要求,不同的角度,重来再重来。李屏宾老师宇宙大神级别的打光和运境,在完美中好还要更好。这个团队细节到地上一根树叶,都容不得出错。上亿的钜作是每个人一点一滴的执着和付出,一首歌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热血早以战胜墓园的阴冷,来势汹汹的时差,也在一声「Action!」中被秒杀。

李屏宾老师带领的摄影组

「这世上所有的死别,都好过生离。」三毛应该是这世界上经历过最多生离死别的人了。西班牙拉帕玛岛那片美丽的海,毫不客气的海浪声,夜夜不停呼喊。他们曾经爱慕的海,却无情地带走了荷西,成就了他们爱情的凄美。被留下的人拖着半死的心,身边的人爱莫能助,再也打不开的心,是不是另一种生离?「安然」其实是幸运的,在青春时经历生离,年长时领悟死别,最终在和女儿的和好中放过自己。

小安与小念

最后一场戏,至今被震撼着。那天的场景是在一个典型的北美中产家庭,前院加后院的中古独立屋,种满各式花草,是那位大学教授于枫的家。不算宽敞的屋内挤满工作人员,地上铺了保护地板的胶纸,一条条电线环绕。书架上摆的中式摆饰和全家福照片,美术组的用心,混然天成就是北美华人家里的装饰。

为了不妨碍工作人员,我走到后院,「小安」和雪漫在草地上席地而坐,趁着春天的微风,自家后院悠闲的野餐,静静享受终于露脸的加州阳光,开心的一家人。「导演,待会儿是在室内拍那场母女对话的戏吗?」雪漫向迎面走来的王导问起。「我觉得这场戏应该在户外,才能表现三座城的特色,也和之前齐家父子的室内谈话戏做区别。每个城市空气中都有独特的味道,天空有不同的蓝。」我下意识地猛力深呼吸,一大口气迅速进入肺里,闻闻她口中独特的味道,是对电影热爱的味道,是集体创作的味道,是洛城独有的味道。

一个小小的身躯,顶得蓬松的发型,无惧地在人高马大的片场穿梭,温柔平和地让人心服口服。我们常常互怼,内心深处我却非常欣赏雪漫的鬼灵精怪创作才华,讨人喜欢的天赋,现在还多了坚持梦想的傻劲儿,当然更心疼她为这部电影付出的心力和健康。

齐秦和编剧饶雪漫

搭好的轨道和电线,一声令下,立刻拆除重搭,尊重创作的这群人,不苟且,不将就,不怕麻烦。看完「大约在冬季」这本书的读者,相信像我一样,心里总会有个自己的蓝图构想。今天眼前的一切,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这是一场「小安」和「小念」母女和好的戏。透过导演的肩膀,我在监视器看得偷偷擦掉一把眼泪和一把鼻涕。拍戏我不懂,我只看到一对母女心领神会的交流,没有多少语言,一个眼神一个瘪嘴,一个看似拒绝的内心喜悦。玫瑰花香的院子里,黄昏写意地洒了一片橘色颜料,平凡的午后真实呈现。

「大约在冬季」剧组

当年听姑姑说起在做一部歌舞剧,男主角是一匹狼。后来,我坐在第一排看了那出当时年幼的我似懂非懂的戏码「棋王」。今天这匹狼的电影在我眼前杀青。「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三毛「谈心」。

「棋王」的绝版光碟

影视寒冬的时刻,这群造梦人用奉献的汗水和不懈的坚持温暖了我,今年冬天最有温度的期待「大约在冬季」。

王维明导演和雪漫

恭喜杀青-「大约在冬季」

她的撒哈拉

作者:陈天慈

期待与你的互动噢~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许你还想看:

成为不了黎吧啦,却可以成为最好的小耳朵

爱上闺蜜的男朋友,要不要追?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能和你好好谈一次

每个女生自有传奇色彩

心情|阅读|治愈|电影|旅行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