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着你想得到的

文:清说



01


劳动节这天,人们常常把最美的鲜花,最动听的歌声,最温暖的情义,最真诚的祝福,送给那些在工作中踏踏实实、辛勤付出,热情奉献、爱岗敬业的劳模和典范。


不瞒您说,曾经,我也获得过这样的殊荣。


可以说,获得这份殊荣者,都是围绕着来源于工作中,以评定这份荣誉为标准,所涉及到的对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


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事情很多、很繁琐或遇到突发性的棘手问题。


对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具有一定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来说,无论什么时候,他们总是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对他们来说,再繁琐,再忙碌,也不会把工作搞成一地鸡毛。


这的确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其实,这种看似很普通的能力,应该是从“家”的环境养成的。


不是说“环境造就人”吗?造就一个人,首先是从“家”的小环境开始的。


就这么简单。


一个人的习惯,足以让人看到,在家的习惯,甚至是他们家庭的习惯。



02


今年五一,对我们家来说,可真是妥妥的过了一个劳动节。


我家绿植不少。并且,还有好几盆大型绿植。因绿植习性的原因,夏季时,最好放在通风和有湿度的环境。


为此,几乎每年劳动节这天,我们都会把那几盆大型绿植移到楼下,找一处适合度夏的环境,让它们舒舒服服的安度酷暑。


待国庆节后,再把它们请回家。安放在窗前,沐浴着阳光,度过数九寒天。


这一年里,搬来搬去的,虽然是电梯上上下下,可还是感觉挺累人。但是,花妆点家,家就得为花多一份付出。


其实,与花为伴,心甘情愿。


比如,每天给绿植喷喷水。干燥季节,还需一日两次。定期浇水,剪枝施肥,还要时常擦拭花叶。


朋友说,我家的花养的好。不谦虚,可以肯定的说:确实好。


但是,“好”的背后,岂能缺少了主人对它们的呵护,


时常,我会在抖音平台上晒晒这些绿植,也给它们寻一个见见人、露露脸的好机会。


它们不为名、不为利,没日没夜的妆点着家,岂能雪藏它们的美丽。


其实,打理家、经营家,不就是为了求得那份,唯有家,才能给人来带的温馨、舒适和具有强烈归属感的良好环境吗。


“家”是很奇妙的。


在家养成的习惯,还会潜移默化的、情不自禁的,带到“小家”之外的“大世界”。


所以,人在外面流露出的言行举止,习惯和习性,都带着“家”的影子。



03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句话,源于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人。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发奋读书,并且以天下为己任。


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到他的家。见他独居的房间乱七八糟,凌乱不堪。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


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收拾一下院子,以招待宾客呢?”


陈蕃回答:“大丈夫以天下大事为己任,岂能把精力放在房间和庭院呢?”


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听了竟无言以对。


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想天下事之前,先把自己的房间和庭院打扫干净。


最终,薛勤这句话,真的成就陈蕃,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04


瞧见没?良好习惯和习性的养成,是从打理“家”开始。


说白了,打理“家”的真正魅力,早已超越了那个小小的房间。


不说远大,单说眼前。


把“家”经营好,打理好,“家”带给人的舒适和温馨,是属于你自己的。


干净的“家”带给“家”的,会超越你对家的投入。


因为,“家”收拾好了,不仅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还能健康人的身体,愉悦人的身心。


甚至有人认为,整洁的“家”环境,还能影响到“家”的风水和运气。往远处说,更是造福子孙后代。


表面看,就是打理家。但是,这背后却能看到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自律性。


还是那句话,“家”里的小事都管理不好,怎么能管理好外面的大事呢。


不管房子是买来的还是租住的,生活永远都是自己的。


住什么样的房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看自己如何打理“家”。


志向再高、目标再远,“家”永远是出门的起点。唯有让“家”散射出魅力光环,才能福到、运到、财气到。


这个假期,不仿用心整理一下自己的家。


中年人的脆弱,害怕听到手机铃声

钱可以买到房子,却买不到家

不为别的,只为那份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