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郁存骨,芸生有情——邵树民国画精品展在京举办

12月7日,画家邵树民《蓊郁存骨,芸生有情》作品展于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成功举办。近百副优秀作品不但体现了画家邵树民创作心路及发展历程,更抒发了作者情入笔端、水墨抒怀的个性体现。同时,其将传统文化智慧渗透于画中,创新表达方式,激发观者反思。

本次展览不但迎来了书画爱好者的纷至沓来,更获得书画界专家学者的趋之若鹜。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高级美术师郑作良先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崔泽培先生,北京西城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燕儒先生等各界知名人士到达现场。

本次展览涵盖人物、山水、小品、书法等丰富作品类别,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创作者“诗书画意”上下求索的艺术追求,而作品所散发出的独特意境,又集中诉说着作者“力求干净简洁、体现独立气质、传承个性风骨、宣扬人性本真”的创作理念。

邵树民幼年便浸透于悠悠小院的墨香与古都或是宏伟大气或是悠然有趣的多重艺术氛围之中,东方水墨与西方美术素描、造型等综合性学习,中西绘画融合为其打下了良好创作基础。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研习中国水墨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并不断创新,力求在展现优秀技艺的同时,所传递的“画外音”也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西城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燕儒认为:“作品放弃繁复地色彩搭配,努力取材简单色调,甚至很多作品只是简单选择红、黑两种颜色,恰恰是这样,将作者内心的清澈本真追求反应于纸上。颜色之间的反差,给人以冲击感,带来反思与凝视,大面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了思考空间,其实在中国画中,白色是最值得细品与雕琢的颜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

青年京味文学作家京根儿感受到的是作品中的风骨气息:除了自然景物外,人物画中主人公大多以仰面闭目示人,从这样的人物塑造中,感到的是一种内心的对话、是一种重新的审视、是一种对人生及人性的自醒。

对此,邵树民先生解释道:正如广大观众对于作品的不同理解,创作之初,便试图将传统文化智慧渗透其中,并通过作品创新激发观者反思。

本次画展正如一次考试,经过了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希望给予家人、朋友、同行以及社会一个答卷,希望这是可以讲述故事,并传递温度的一份特殊的汇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