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是部大書~~~。


中國社會,“同”,非”同”一般!

大至,人類大同,社會大同 ,理想大同、觀念大同………。

具體有,“同志”、“同仁”、“同鄉”、“同學”、“同路”、“同門”、“同樓”、“同行”、“同群”、“同班”、“同組”、“同車”…………。


在形形色色的“同”之中,“同事”,我最為看重。


一,“同事”,共同事業的創造、創新者。


許許多多的人,一旦走上工作單位,就意味著與一幫人同事。

他們,或工廠,或商業,或教學、或科研、或文化、或服務、或機關事業,……~~。

錢學森和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科學家是同事,他們的共同事業,是為我國的”兩彈一星”的研究、製作、發射而無私奉獻。

新中國的七十年,是千千萬萬錢學森、鄧稼先、王淦昌等同事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孜孜以求,初心永遠,無私無畏,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忘我工作著。


新中國的輝煌成就,讓國人自豪,讓世界刮目相看,是部名垂千史的大書。

而各行各業的同事們,是這部大書的共同作者。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創造、創新,書寫著共和國曆史的燦爛輝煌。


二,“同事”,共同道路的前行人。


中國,己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中國,己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

中國,正走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匆匆前行。

匆匆前行的大軍中,有個莊嚴的名字————同事。


百年清華大學,先後有三十位事業家、教育家、革命家、科學家擔任校長(校領導),包括:梅貽琦、馮友蘭、彭佩雲、葉企孫、何東昌 、蔣南翔,等等。


但,不論他們何種身份、何種學歷、何種專長, 何種時代,他們都稱為“同事”,而使清華大學在邁向世界最優秀的大學的共同道路上,奮力拼搏、不懈努力,匆匆前進。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奮鬥的書”、“楷模的書”。


而在建國初期,共和國的創造者,更為新中國的各行各業,規劃了共同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走社會主義道路,共同富裕,成為我國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同事們,共同的前行方向、努力目標。

在共同前行的“同事”隊伍中,一些優秀代表、勞動模範、先進分子,成為標兵、英雄、代表。他們是各行各業“同事”們的旗幟、帶頭人、引路人,亦書寫著人生光輝燦爛的篇章。


農業戰線,有袁隆平;

工業戰線有王進喜;

商業戰線有張秉貴;

文化戰線有夏菊花;

幹部隊伍中有焦裕祿,

解放軍隊伍中有雷鋒………~~~。


他們在各行各業中,既是同事中的佼佼者,共同道路的引路人,又是全國人民的學習榜樣。

神州大地,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同事”,他們中的先進人物、英雄模範,都以有形無形的文字,構成可讀、可學習、可激勵、可傳承的時代史詩。


三,“同事”,是一輩子相敬相尊的兄弟姐妹。


“同事”,相處時間有長有短。

“同事”,相處環境有優有劣。

“同事”,相處感情有深有淺。

“同事”,相處交往有多有少。

但,一旦成“同事”,就是一線戰壕的戰友;一鍋飯吃飯的夥伴;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

年輕時,有的同事,最終成為一家人。


年老時,人們交往最多的,可能是“同事”。

人生中,人們最牽掛的,可能是“同事”。


我每每回武漢,總是要找“老同事”聚聚。

並留下一些照片,以永久紀念。

照片,主人,拍攝者,都為“同事”。

他相識於同一個時代;同事於同一項工作;工作於同一棟樓房;就餐於同一個食堂;學習同一本著作——《毛澤東選集》………。

同事,是一本大書。

他們從七十年代,一步一步走來,成為共和國成長的一群見證者。

他們曾一同行走於漢口中山大道,分享水塔、江漢路、交通路……流動的歲月………。

他們曾一起遊走於市場的大海中,以商品為工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飽受人與金線的洗禮;

他們同一個初心,同一個信念,同一個追求,同一個夢想,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奔向社會主義正前方。


照片:張光忠攝影或整理。


張光忠寫於202020.行走於北京昌平線,11,23修改於金融街。